珍惜话题的时事论据素材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珍惜话题的时事论据素材》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珍惜话题的时事论据素材》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珍惜话题的时事论据素材作文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导语: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下面是关于珍惜话题的时事论据素材,欢迎参考:
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契诃夫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歌德
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去的时间相比。――屠格涅夫
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成为什么。――高尔基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文明的民族啊,培养他们吧。――卢梭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 ――郁达夫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
人才难得又难知,只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周扬
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拉布吕耶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语
孔雀爱惜尾巴,好人珍惜名誉。――蒙古谚语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古语
我只看我所有的
(珍惜自己拥有的)
画家黄美廉,从小就得了脑性麻痹,肢体的平衡感和发声讲话的能力都被夺去了。从小她就活在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演讲会上,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极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八、……
忽然,教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她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由学生群中响起,看看美廉倾斜着身子站在台上,满足的笑容,从她的嘴角荡漾开来,眼睛眯得更小了,有一种永远也不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脸上。
珍藏30年的小提琴
(珍惜别人给予的东西)
1952年梅纽因到日本演出,演出前他就听说有一位擦皮鞋的日本小孩为了听他演奏,凑钱买了一张便宜的票。演出结束之后,梅纽因穿过贵宾席上的社会名流,走到后边问那位小男孩,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小孩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当即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30年后,梅纽因再次到日本访问演出,当他得知当年的这位知音30年来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多次拒绝别人高价收购那把琴的时候,他又和他会面了。他再次问他,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人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默默地接过了那把阔别30年的旧琴,又演奏起了那支曲子。
徐悲鸿慧眼荐白石
(珍惜人才)
20世纪30年代末,徐悲鸿认识齐白石后,对齐白石的独特艺术风格极为推崇,称赞他的画“妙造自然”、“浑然天成”。他在担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后,就派人给齐白石送聘书,邀请齐白石到学院任教。但数日没有回音。经查询,才知道有人贬低排挤齐白石,在正在开放的一个画廊上把齐白石的画冷落在一个角落。徐悲鸿来到展厅,看到挂在角落的齐白石的水墨画《虾趣》,画上的虾子体若透明,形态逼真,实属神品,标价却只有8元。他当即找来展厅负责人,把《虾趣》移到展厅正中,挂在自己的《奔马图》旁边,将标价改为80元,并在说明栏里注上:“徐悲鸿标价”。而他自己的《奔马图》标价为70元。一时在京都书画界传为美谈。齐白石深为感动,马上写信给徐悲鸿同意到学院任教,徐悲鸿又为齐白石编了画集,亲写序言,使齐白石名声大振。
惜时如金的巴尔扎克
(珍惜时间)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时间是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一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他平时每天写作十六七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日三餐由仆人从特定的窗口放进去。
1850年,巴尔扎克51岁,他感觉到此次自己的心脏病是大发作了,于是便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半年?六星期?医生摇摇头,巴尔扎克急了:“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五十卷校订一下。”医生告诉他:“你还是赶紧写遗嘱吧。”可巴尔扎克却把医生的劝告扔在一边,依旧紧张地工作与死神争分夺秒。
安全帽上的遗言
(珍惜信用)
2003年5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安全帽上的遗言》,讲述了一个煤矿工人的感人故事:聂文清是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的一名普通矿工,在4月16日下午5时许,他所在的煤矿发生事故,他和16名同伴在井下被困。6天后,救护队员终于打通救援通道找到了他们中的16个人,但人都已经死了。在聂文清的遗体附近,救护队员发现了他的安全帽,上面用粉笔写着他的遗言:“骨肉亲情难分离,欠我娘200元,我欠邓曙华10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这种临死也未忘欠人钱债的责任心何等让人感慨和称颂,一个整天与煤屑打交道的普通矿工把信用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身份证,他珍惜生命,但更珍惜自己的人格信用。
为保护青蛙停奥运工程
(珍惜动物的生命)
澳大利亚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上的费用达到40万澳元。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2年,或罚款10万澳元。
巨富不忘节俭
(珍惜水资源)
我国某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本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本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而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
美国的吃苦教育
(亲自体验才能学会珍惜)
现在,美国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非常流行“吃苦”教育。为了使生下来就不缺吃不缺穿的孩子们明白生活中还有苦,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吃不饱饭,还有许多需要同情和援助的人,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学生上“要饭课”,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体验饥饿。
为了教育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一些学校将“忆苦教育课”设为必修课。位于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连续开设3天“要饭课”。吃午饭时,大多数学生扮成流浪汉、乞丐或者穷人,到学校开设的大锅前排队领取食品。他们要来的饭菜不仅不足以吃饱肚子,而且饭菜的质量也相当粗糙,有时只是些很难下咽的水煮土豆。学校还配合忆苦教育,给孩子们讲述美国普通人的过去的生活,告诉孩子们即使在当今的美国,每年至少仍有100万无家可归者。而在全世界,生活在贫困当中、靠乞讨为生的贫困人群至少有2亿人之多。
旧金山市开展的“体验饥饿”活动中,全校11~14岁的孩子们都积极参加。扮作穷人的孩子只能领到一份少得可怜的粗制面包。在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饥饿的滋味儿,而且还明白了不应该浪费粮食,更应该同情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们。
澳大利亚课本公用制度
(教会孩子如何珍惜)
在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都是公用的。当地法规规定,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即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我国一位出使澳大利亚的外交官,为了给刚转学到那儿的孩子暑假预习准备资料,给一位澳大利亚友人打电话,借一套他儿子上学期的课本。但是却没借到,原来友人的儿子上学期用的就是不知传了多少届的课本,且早就按规定在放暑假前交还学校了。等到自己的儿子上学后,他翻看了儿子带回家的书,除了蓝色封面上有些沧桑旧迹外,整个课本的内页几乎都是簇新的。许许多多身心活跃、好动好玩的小学生,竟在保护旧课本上表现出如此的自觉!他感到惊奇了,而从儿子那儿得到的答案竟是那样的简单――老师教导简洁明了:“让你下届学生对你的信任,从给他们一本虽旧如新的课本做起。”
澳大利亚是一个林木资源极为丰富的富裕国家,却如此珍惜资源。同时,课本的“公用”是在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和榜样,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美好的一环、美好的一分子,并因此满怀欣慰与动力。且能从小培养孩子对法规的尊重与自觉;成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使人珍惜自然,也珍惜自己与别人的劳动,进而珍惜生活,提高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还能在身心活跃和好玩好动的天性里,同时训练人的理性。
耕种自己的地
(自己的才会珍惜)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帝创业之初,没事便到各油田巡视,每次总看到浪费和闲人,他都会把工头找来,要求消除浪费和闲人。但是,下次再去,浪费、闲人依然如故。保罗・盖帝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不常来,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呢?尽管再三告知,却不见改善。
后来,一位管理专家教给保罗・盖帝一句话:“耕种自己的地。” 保罗・盖帝醒悟了,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此油井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收益的25%由各位全权分配。以后,保罗・盖帝再到各地油田去巡视,发现不仅浪费、闲人绝迹,产量也大幅度提高。如此高效率经营,使保罗・盖帝在后来的一次次兼并大战中获胜,发展壮大为石油王国。
节俭的刘少奇
(学会节俭,珍惜钱财)
1961年,刘少奇同志要出国去参加一次国际共运的会议。工作人员考虑到那里天气寒冷,要给少奇同志添置一件新大衣,他坚决不要。无奈,工作人员只得从一件旧大衣上拆下皮领子,缝到另一件比较厚实的旧大衣上。少奇同志对这种“改”法很满意。此后,这件大衣一直伴随着他。还是这一年,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病愈出院,工作人员要用少奇同志的专车去接,由少奇同志按路程付了车费。
刘少奇同志吃饭十分简朴,他一般是在夜间工作,“早餐”常常是稀饭、咸菜,偶尔才加一两个鸡蛋。“晚饭”一般在零点以后,为了不影响工作人员休息,通常是由王光美同志来做这顿饭。其实,这顿饭通常又是把家里人中午吃剩的饭菜烩一烩。大家开玩笑地说,王光美同志成了“烩饭厨师”了。不添新衣,不坐公车,不讲吃喝,这几则小事,固然小矣,却闪耀着夺目的道德光辉。
恩格斯处理遗产纠纷
(珍惜亲情)
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个殷实的工厂主,生前与欧门家族的几个弟兄合伙经营“欧门一恩格斯”公司。1860年2月,他与世长辞。过了一个多月,恩格斯的母亲也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于是,恩格斯匆匆忙忙地从英国赶回自己的家乡德国巴门探望母亲。
不料,在大家忧心忡忡之际,兄弟之间却为遗产的处理发生了意见分歧。恩格斯的两个弟弟坚持要恩格斯放弃他对父亲在德国恩格尔斯基的企业的继承权,而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但倘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兄弟之间看样子就会发生纠纷,重病中的母亲也会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为了使母亲免受精神上的刺激,使兄弟之间不因遗产的继承问题而起纠纷,恩格斯慎重考虑后,决定向弟弟们让步,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利。他母亲的病,经过精心治疗,终于痊愈,生命又延续了12个春秋。
后来,恩格斯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中,一方面坦率地向母亲说明,如果不是为了想让她摆脱与遗产有关的一切忧虑,他是很难决定走这一步,放弃自己的遗产继承权的。另一方面,他又告诉母亲,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他不会因此而生弟弟们的气。恩格斯在1861年2月27日写给母亲的信中,说得更为感人肺腑。他说:“我还会有成百个别的企业,但是我永远不会另有一个母亲。”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时事论据
本文分享地址:《珍惜话题的时事论据素材作文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EOInwD0TxD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