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作文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一】
龙应台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这样谈到他年满18岁的孩子:“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于是,36封横跨上万公里数个城市的家书,一来一往,就被写作出来了。这些家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
你可以看到龙应台跟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那个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是怎么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你可以看到安德烈怎么捍卫自己喜欢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怎么从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你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你看到的,该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与子的辈份关系,很纯粹的交流着。
我担任国小教职也有不短的时日了,有趣的是,每年带的班上总会遇到一些视“分数为教育目的”的父母。除了时时刻刻盯紧孩子的学习表现,对分数锱铢比较,更甚者还会积极的排满孩子的Schedule,举凡英、数、作文补习只是基础课程,乐器、绘画是家常便饭,还要外加创意数学、古文观止课、动脑式写作,偶尔卡内基成功训练营,另外还要定期定额每日游泳慢跑跳绳,所为无他,为未来的竞争做准备。
他们信仰的教育,不会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而是一套筛选未来社会阶层的工具。所以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刻,就该放在有生产力,并且效率极佳的作为上。每一个行为指令都该有一个相对应的报酬,而父母与老师从事的,就是这份负责挤压孩子大脑皮脂与未来成就的监工工作。他们相信,成功的人生,就该像制造罐头一样,被从生产线中生产出来。
可人生,却不是这样一回事呀!人生还有这么多有价值的事物该去尝试。何时该背上背包去周游列国,受尽Culture Shock也开了视野;何时该去山地原住民部落住上两个月,体会台湾岛另一群人活着的方式有何不同;何时该去探险,该去叛逆,这些经验会堆叠成人生的厚度,直到懂得去理解与感动,在探险中受伤,在受伤中反省,在反省中成长,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关于成为完整的人,“亲爱的安德烈”,讲得还真不少呀!
久违的龙应台,热情未减,在这本伪装成动人家书的畅销书里,拉着儿子安德烈的手,透过文字,把我们带到那个还有信仰,还有深刻人文关怀的地方。
写作背景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读后感
不一样的生活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二】
人生哪有恒定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5
《对玫瑰花的反抗》: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情深,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41
年轻当然好玩,跟朋友们一起疯玩,整夜party,甚至喝醉。可是,你别忘了,这世上任何事情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叫“后果”和“责任”,不能不面对。安德烈 51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是部属,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是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做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与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但,你要自己找出来。57
《我是个百分百的混蛋》:我也知道,物质满到一个程度,就失去意义,但是我仍旧享受物质的满。安德烈
《两种道德》:道德有两种,一种消积的,一种是积极的。65
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66(鱼翅消费观)
《阳光照亮你的路》: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是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86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87
可是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因为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87
《向左走、向右走》:(谈正义感和是非判断力。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
母亲想念成长中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远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102
《孩子,你喝哪瓶奶?》:(面对一个不到十五岁就走过半个地球的儿子。妈妈认为:他简直就是一个被太好的环境宠坏的现代王子。对这样经历的人,妈妈提出反问:品味,太容易了吧?同时提出下列这个问题):如果这太好的环境赋予了你的美感和品味,那么它剥夺了你些什么?你的一代,是否其实有另一种“贫穷”?193
《给河马刷牙》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安德烈:《独立宣言》: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21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业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也就是说,你到今天还都没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妈妈: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篇三】
谈人生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反问7,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外一个时间里,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
好,我想去过去,去看孔子时期的中国,而那也正是苏格拉底时期的欧洲。我想要知道,人在纯粹的星空下是如何做出伟大的思想的?我想走遍孔子所走过的国家,去穿每一条巷子,听每一户人家从厨房传出来的语音,看每一场国君和谋士的会谈;我想在苏格拉底监狱的现场,听他和学生及友人的对话,观察广场上参政者和公民的辩论,出席每一场露天剧场的演出,看每一次犯人的行刑。我想知道,在没有科技没有灯光的土地上,在素朴原型的天和地之间,人,怎么做爱,怎么生产,怎么辩论,怎么思索,怎么超越自我,怎么创造文明
谈工作
在现代的生活架构中,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的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终极的服务对象,安德烈,万水千山走遍,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谈教育
你小的时候,我常带你去剧场看戏,去公园里喂鸭子,在厨房里揉面团,到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风筝,在花园里养薄荷、种黄瓜,去莱茵河骑单车远行。现在你大了,自己去走巴塞罗纳,看建筑,看雕塑。安德烈,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谈父母子女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谈价值观
我尊敬那些扶贫济弱的人,我尊敬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的科学家,我尊敬那些抵抗强权坚持记载历史的人,我尊敬那些贫病交迫仍坚定把孩子养成的人,我尊敬那些在群众鼓噪中仍旧维持独立思考的人,我尊敬那些愿意跟别人分享最后一根蜡烛的人,我尊敬那些在鼓励谎言的时代里仍然选择诚实过日子的人,我尊敬那些有了权力却仍旧能跪下来亲吻贫民的脚趾头的人……
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是由于贫穷,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单单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
谈两座城
总体来说,我喜欢香港胜于德国。香港是一个二十四小时有生命的城市,永远有事在发生。而且,在香港真的比较容易交朋友,香港人比德国人开朗。我在香港只住了两年,在德国十四年,但是我在香港的朋友远远多于德国。昨天刚好跟一个义大利人谈天,她在德国住了好几年了。她说,德国太静了,静得让人受不了。德国人又那么的自以为是的封闭,芝麻小事都看成天大的事。
中国人跟意大利人实在很像:他们比德国人吵闹喧哗,是因为他们比德国人开朗开放。
香港唯一让我不喜欢的,是它的社会非常分化。譬如说,我的朋友圈里,全部都是国际学校的人,也就是说,全是有钱人家的小孩,付得起吓人的昂贵学费。半年来你的交往圈子只限于港大的欧洲学生,几乎没有本地人,你说原因很可能是语言和文化差异造成隔阂,可是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是:有钱没钱,才是真正的划分线。
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朋友跟街坊邻居习惯去那里聊天,跟老板及侍者也像老友。它是你的“家乡”跟“文化”概念里很重要的一环。香港却显得很“浅”——不知道这个词用得对不对。这里没有咖啡馆,只有蹩脚的连锁店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要不然就是贵得要死其实根本不值得的大饭店。至于酒吧?酒吧在香港,多半只是给观光客喝个毙掉的地方。还没毙倒在地上的,就歪在那里瞪着过路的亚洲女人看。
谈城市文化
在欧洲,咖啡馆是“诗人的写作间”、“艺术家的起居室”、“智慧的学堂”。巴黎的“花神”(Café de Flore)咖啡馆是西蒙-波娃逗留的书房,Le Procope是莫里哀和他的剧团夜夜必到、百科全书派作家逗留的酒馆。塞纳河畔的Duex magots和Brasserie Lipp是超现实主义派和存在主义哲学家逗留的地方。施威夫特(Swift)在伦敦的威尔咖啡馆(Will's)逗留,那是个文学沙龙,几乎主宰了17世纪的英国文学。罗马的古希腊咖啡馆(Antico Greco Caffe)曾经是瓦格纳、拜伦、雪莱逗留之处。维也纳的中央咖啡馆(Zentral)曾经是弗洛伊德和托洛茨基逗留的地方。艺术家在苏黎世伏尔泰逗留过的酒馆开展了达达艺术,知识分子在布拉格的咖啡馆逗留而开启了1803年政治的启蒙。
文化来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刺激、灵感的挑逗、能量的爆发;“留”,才有沉淀、累积、酝酿、培养。我们能不能说,没有逗留空间,就没有逗留文化;没有逗留文化,就根本没有文化?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但是香港人的经济成就建立在“勤奋”和“搏杀”精神上。“搏杀”精神就是分秒必争,效率至上,赚钱第一。安德烈,这是香港的现实。这样坚硬的土壤,要如何长出经济效率以外的东西呢
谈龙应台的18岁
亲爱的安德烈,十八岁离开了渔村,三十年之后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这个渔村的关系。
离开了渔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我看见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目睹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更参与决定城邦的兴衰。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构建、被解构、被谎言撑托得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在后台把婴儿搂在怀里偷偷喂奶的歌仔戏花旦、把女儿卖到“菜店”的阿婆、那死在海上不见尸骨的渔民、老是多给一块糖的杂货店老板、骑车出去为孩子借学费而被火车撞死的乡下警察、每天黄昏到海滩上去看一眼大陆的老兵、笑得特别开畅却又哭得特别伤心的阿美族女人……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里,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你懂吗,安德烈?
同时,我看见自己的残缺。十八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植物,但是生活艺术,更应该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吧?它应该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我强烈地感觉自己对生活艺术的笨拙;渔村的贫乏,造成我美的贫乏。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读书笔记
本文分享地址:《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作文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UNMnwD1j0T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