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2016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2016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2016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1、 准确审题
常见的记叙文的审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抓关键词语法,也叫重点词语分析法。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就能弄明白要表达的中心。如《难忘的初中生活》这一题目,“生活就是文章的文眼”,本文要求写初中生活。初中有漫长的三年,写哪些呢?再看题目中的“难忘”,就写那些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或有趣味的生活。再如《童年趣事》,“趣事”就是本篇文眼,应抓住“有趣”写事,有的事很有意义,但缺少趣味性,就不能写,并且要发生在童年的事情。
(2)添加因素法,也叫补充条件法。
有的题目限制不具体,似乎无处下笔,这时,审题时给题目添加限制的条件,写作内容明确,就可以写作了。如《背影》,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给题目添加因素,写“父亲的背影”或“母亲的背影”“老师的背影”等。《委屈》添加因素,可以写自己的委屈,他人的委屈等。再如《变》,可以写人的变化,也可以写成事的变化,还可以添加诸如“家乡的”“祖国的”“班级的”等因素去写。(补充:南通市的考题,往往要把“我”放进去,以“我”为主。)
(3)以小化大法,也叫缩小范围法。
有的题目比较宽泛,可写的范围太大,要通过审题缩小范围,使所写范围进一步明朗化。如《童年》,可缩小范围,化解大题,侧重写童年的小伙伴或童年的梦想,童年二三事等;再如《难忘的一天》,一天当中的活动太多了,一一记下来就成了流水账,可以缩小范围,写一天当中的主要活动,突出“难忘”这一中心,其他活动略写,点到为止。这种审题方法可以和添加因素法结合起来用。添加因素或缩小范围后,在文中要适当地点题,照应题目,揭示中心,这样就不会出现题宽文窄的现象了。如《童年》写成童年的梦,就可以在结尾照应题目:“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留恋,童年的梦又是多么绚丽多彩啊。至今,我还在为这多彩的梦而努力着。
(4)小题大写法,也叫做深挖主题法。
这种题目和那种写法范围宽泛的题目正相反,往往要求写一些小事,这就要深入挖掘小事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深化文章的中心。如《一件小事》、《订纽扣》、《一张电影票》。鲁迅就是从一件小事中看出了劳动人民的高大,进而解剖自己,激励自己,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纽扣中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从一张电影票中体会到纯真的友谊呢?在这方面,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可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5)比喻、象征法,也叫联想法或以物喻人法。
有些事或物为题的题目比较隐蓄、隐晦,如果照直写会流于肤浅,或写不出新意,我们审题时就要研究题目蕴涵着的意义,这时可发挥想像,揭示事物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使文章立意有深度,新颖、不落俗套。如《桥》,可以发挥想像。在你学习上、生活上或思想上遇到困难时,老师帮助你,老师就是你人生路上的桥,《航标》也是如此。又如《落叶》《竹》可以通过写景或叙事揭示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歌颂人的精神品质。
2、 明确立意。
审好题后,要对文章进行立意,立意就是对文章确立主题。立意明确,是指立意正确,
感情健康,意义深刻。立意的好坏是文章能否写好的重要标准。只有立意正确、深刻,文章才有价值。立意正确,深刻的源泉就是对生活的深入开掘,对材料的认真提炼。有的记叙文,只片面追求真实,没有教育意义,有的则停留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深入发掘事件蕴涵的思想意义,这样的立意是平庸肤浅的。
那么,记叙文怎样立意呢?
(1) 立意要正确
立意正确是指文章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是对立意正确的最基本的要求。立意正确应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①文章表达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
②文章抒发的感情是健康的、高尚的。
③文章题材有积极意义或教育意义。
④文章对读者能陶冶性情、美化心灵。
对命题作文来说,立意正确还包括立意切题,如果不切题,一起步就会走向错误。
如有一年作文的题目是“尝试”有的写尝试做老师,表现献身精神的热情,有的写尝试做家务,表现出热爱劳动的主题。有一个同学写的是尝试做小偷。可以尝试的事那么多,为什么偏要选这个主题呢?这个主题有什么意义呢?
这里有一个题目《告诉你一个密秘》它有三种立意:(1)记叙我有一次考试时一道题不会做,我悄悄地抄了临桌同学的答案,取得了好成绩。告诉我们只要做得巧妙,作弊也能成功。(2)记叙我为了帮助一个家境困难的同学治病,不惜忍受委曲,接受父母的责怪、打骂,直到这个同学到我家登门道谢,父母才知道这件事。说明助人为乐是我们应该做的。(3)记叙我有一次到商店买东西,营业员多找了我几块钱,我心里很高兴,用这些钱买了好吃的同朋友分享,这三种立意哪种正确呢?
(2)立意要深刻。
立意要深刻,就是指文章尽可能表述一个较为深刻的主题。主题的深刻,在于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对记叙文来说,就是要充分挖掘事物的深层内容和实质的思想意义。
立意正确比较容易做到,要达到立意深刻就不容易了,中学生的作文在主题的确立上,往往浅尝辄止,流于表面,要立意深刻,就要对生活、对题材深入挖掘,通过深入思考,把隐含于事物表面的深层含义“挖”出来。要立意深刻,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较强的思考能力,较厚的知识积累等。同学们要平时多注意从这些方面提高自己。
中学语文课本中《榆钱板》的立意就很深刻,文章没有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通过少年时吃榆钱饭,十年动乱中生活困难又吃榆钱饭,现在想吃而难吃得到鲜明的对比,有力的说明了以榆钱饭当救命粮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日益富裕的新面貌,写的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的是深刻的时代主题。
(3)立意要新颖
立意要新就是写文章写出新意义,从平时的题材、陈旧的题材中表现出新思想、观念。古人写文章要“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是强调贵有新意。要写出新意,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使人得到新启迪、新联想,新感受。
新的立意,首先来自新的观念。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事物不断产生,人们的观念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比如:过去时代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哪有条件去修饰打扮?加上思想的保守,若有人在现实生活 描眉画眼涂口红,马上成了众人批驳的靶子。现在,从都追求形象美,就连老太太也在注重修饰打扮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过去,农村连电话却无法打,相距两地的亲戚朋友有了急事往往要亲自走一趟。现在,农民手中也拿起了手机,不久,电脑也进入了农家。社会的发展,进代的进步,使生活充满无比清新的气息,为文章产生新意打下了基础。
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作者要有创新精神,要打破思维定势,不要人云亦云。要从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去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个意思。要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方式,从平常的生活中,陈旧的题材中发现新意,写出富有新意的好文章,例如《春蚕的联想》,若能由吐丝想到奉献,观点正确却陈旧,若能从蜕皮想到社会进步与改革的必要性与艰巨性,就有了新意。
3、 恰当选材
确立文章的中心后,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所谓选材,就是要从平时结果的写作材料中
选取能表达中心的材料为写作做准备。
对于命题作文来说,准备审题后,有时确立中心和先取材料是交错进行的,围绕中心选材,从材料中提炼中心,再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取舍。
怎样选材呢?
首先,围绕中心选材。也许适合这个题目的有许多材料,但与你这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无关和关系不大的,就不能选,即使是你喜爱的材料,也得割爱。如《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这篇文章,有关这个学生的刻苦学习的事就不能选。
其次,要选典型的材料,要选最能表现立题的有说服力、有代表性的材料。材料不在多,而在于典型。如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次用了20个事例来写,写成后觉得事例堆得太多,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后又从这些事例中精选出三个有代表性典型事例,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三方面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使这篇文章成为歌颂志愿军的优秀通讯。
第三,选材要新颖、生动。新颖生动的材料更新写出有新意的引人入胜的生动文章,那些陈旧的挖掘不出新意的材料,那些平淡无味的材料都不能选。
4、 巧妙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是作文的一个必要环节,是行文前的必要准备。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通过复杂
的、精致的、富有创造性的构思,将有关材料结构成为完整的篇章,形成文章的雏形。只有通过布局谋篇的过程,才能将有关的材料组织起来为表达思心思想服务,才能使材料(文章的血肉)和统领全篇的观点(文章的灵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像郑板桥画竹一样,只有通过构思,才能将“胸中的竹,变成手中之竹”,变原始材料为艺术创作。材料组织得好,读起来不但感到条理清晰,井然有序,而且会感到起伏选定,生动新颖。材料组织得不好,读起来就会感到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一堆未经结构成篇的材料凑在一起,不能算是一篇文章。因此,布局谋篇是作文决不可少的环节。巧妙,是布局谋篇的最高境界。
布局谋篇中应完成的主要事项有:决定材料的形式,安排全篇的段落层次,做好有关的过渡照应,选择恰当的开头、结尾等。
(1)决定文章结构的形式
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1)纵式结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或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2)横式结构,也叫并列结构。就是按照事件的不同性质或空间的转换来安排材料。(3)纵横交错结构,就是纵式横式结构相互交错的结构。
要根据所选材料与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的需要,恰当的选用文章的结构形式,还可以灵活的变动,比如:采用对比烘托手法、灵活的运用记叙的顺序,这样,就形成其他一些结构形式。
记叙的顺序,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等。
记叙的方法最常见的是顺序,它是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因此在结构安排上简单、自然。如鲁迅先生的《戏社》文中按时间顺序写看社戏的前前后后。又如《挺进报》一文,全文围绕着“挺进报“的出刊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故事,依据时间的延续和地点的变化,先叙述了在狱外办《挺进报》的经过和对敌斗争情况。按照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顺序记事。但顺序并不是主次不分,《挺进报》全文重点放在狱中斗争,狱中斗争的重点,又放在《挺进报》被敌人发现以后,这样安排详略是由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的。
与顺叙相反的是倒叙,就是将事件的结局或某一重要、生动的部分放在开头,然后再顺叙事件的过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因为题目即是《一件珍贵的衬衫》文章开头就不能不对“衬衫”作必要的交代;同时也形成悬念,引起阅读兴趣。二是因为本文写于周总理逝世一周年,在缅怀总理的时候,睹物思人,由“我”珍藏的这件衬衫引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倒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由于倒叙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插叙是在原来的叙述中插入另一段叙述,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入内容可以是以前发生的事情,但必须与全文的情节主线有关。如《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在第二部分回忆阿婆因病住院,昏迷在病床上,孩子来看阿婆,中间自然地穿插阿婆为什么生冻疮,这样的安排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在“我”母亲谈话中插入了一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从而与下文出现的中年闰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主题奠定了基础。
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采用顺叙,易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事情有始有终,便于读者把握;但如果不注意材料的取舍和详略,就会出现平铺直叙的问题,像流水账一般,很证读者乏味。采用倒叙,可造成强熟的悬念,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要交代清楚叙述起点,顺叙与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最好要有文字过渡,做到衔接自然,否则,会使结构混乱,层次混乱,层次模糊。采用插叙,可使文章内容表达得更充分,更突出,可使人物性格刻画得更丰满,更鲜明,但是,如果内容本身比较简单,事情及人物活动范围又小,不用插叙也能很好地表现主题,最好不用,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2)安排全篇的段落层次,做好有关的过渡照应。记叙文段落和层次的安排,方式很多,层次清晰,段落分明,是对一篇文章结构的最起码的要求。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他具有“换行”另起的明显标志,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
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和表达问题的思想进程在文章中的反映。
记叙类文章划分层次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安排层次;如空间的变换为标志安排层次,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叉”的办法安排层次;以材料的性质分类安排层次;以作者认识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顺序安排层次。认真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突出思路的发展,有些特殊段落的设计,还具有强调重点,加强感染力的作用。
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结构完整,脉络通畅的一个重要方法。当文章由前一部分内容转入后一部分内容时,往往需要安排一定的句、段作为过渡,起到搭桥的引渡,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段落层次之间过渡得好,对全文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气势贯通有重要作用。照应则是指文章首尾或前后要呼应前面交代了的,后面要有着落;下文要讲的,上文应有交代。文章首尾、前后互相呼应,才能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过渡常见的方法有: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小升初作文指导
本文分享地址:《2016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YOInwD1zxT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