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汇 > > 详情页

看大槐树的作文

投稿:温占江 时间:1年前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看大槐树的作文》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看大槐树的作文》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看大槐树的作文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看大槐树的作文1

昨晚,一则同学在山西大槐树的游记,牵出了我久违的一脉血缘。也许是苍天之上先人的感应,“大槐树”这三个血红的大字,一经跳入眼帘,血脉中的基因即刻沸腾,使我夜不能寐,浮想联翩。

记得是在新世纪之初,我回豫西那隐落在黄土高坡深处里的祖籍探亲,无意中,在居住的窑洞里获得了一本记载我刘氏家族流转数百年的祖谱。我手捧承载着我祖繁衍的家书,未经翻页,自觉时光的肃穆压在心头。后来,我溯根而读,几代人的来龙去脉清晰可见,但延脉到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处戛然而止。再上溯,只是简单的记述:刘*携家眷自山西洪洞迁徙至此。

此后,山西洪洞成为缠绕我心头的神圣之地。脑海里呈现的则是欲想探究的茫然一片。

2002年夏末,耐不住心头的困顿,我旅行包一背,直奔洪洞而去。

车入洪洞境内,只见窗外地势平坦,郁郁葱葱,地头垄间牛羊闲散,居里百姓泰然祥和。我贪婪地看着,思绪着,眼中流露的是热切,心中荡漾的是亲切。

进入洪洞城区,眼前大都是典型的青砖青瓦民间建筑,显得分外古朴陈旧,此时此刻,导游很懂得游客的心理,因势利导的说:“这里就是你们的根,看到了吧,这里是一片沃土,这里有你们的乡亲,但是,这里现在经济发展很慢,百姓还很穷,希望你们多为梦中的故乡捐资献策”。说实话,此言一出,我立马心潮澎拜,假如我真的有经济实力,说不定我真的会倾囊而出,向这里的乡亲大把撒钱,让他们一下子进入共产主义。遗憾的是我这次来是透支了一个月的工资,算计好了来回差旅和香火,没有多余的盘缠而已。未了,只好哑然一笑,向苍天许愿:“等我有钱了,我一定会再来”!

来洪洞寻根,朝拜之地是在一块名曰“大槐树”的地方。

大槐树,因当年一棵枝叶茂盛的百年槐树而成为地名,全称洪洞大槐树。历史上,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当年洪洞百姓被强制在这里集中后,扶老携幼,推车挑担,一步一叩地泪别故土,迁徙至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漂泊,繁衍生息,成为了今天无数个生活在全球各地的我(后裔)。如今,这里又成为了众多后裔魂系梦绕的寻根之地。

进入大槐树园区,放眼望去,只见上空香云缭绕,袅袅升腾。耳边鼓乐声中,掺杂着听得懂的和听不懂的南腔北调。说实话,在陌生之地,我一贯排斥陌生人,有时独自旅行,我可能三天都默默无言。但在这里,面对着独行的或成群的男女,却觉得一个个是那样和蔼可亲,甚至有上前拥抱的冲动。要知道,六百年前,我们也许共有一个祖宗,我们今天的血液里,也许就流淌着一个共同的DNA,也许如果不是万转流离,我们今天就该以兄弟姐妹相称。

在香与火的缭绕中,在人们的喃喃祈语声,我在熙攘的人群里,找到了按当时有记载的外迁姓氏人员数量排位的祖宗牌位。并依自己最大的尚可承受的财资预算,购买了香火。随后整理衣冠,安定情绪,双手合十,怀着虔诚的敬仰之心,在刘氏的牌位前祭拜开来。

随着云烟盘绕升腾,我抬头仰望:刘姓牌位高高地耸立着,他排在百家姓的第四位,标志着当年刘姓家族在此地繁衍的人丁兴旺。我凝视这不温不火的第四位,感觉这正和刘性族群沉稳内敛,不亢不卑的性格,心中对堂堂中华刘氏家族顿生崇敬之感,并为自己作为刘氏族人而倍感自豪。

古往今来,刘氏之人勤劳好学,与人为善,且淡泊名利,锋芒内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衍生了多少英雄豪杰。诸如刘邦式的开国皇帝,刘备式仁德之士、刘少奇式的治国才子,等等等等,英名百世,流芳万年。

祭拜完毕,我信步走上一处高地,举目四望这片由汾河水孕育出的神奇土地,感到真是苍天有恩,赐与了我先民们这片沃土,养育了我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但是,我也心存疑惑,人称故土难离,面对如此平坦坦的希望田野,先人们为何要背井离乡,逃亡到豫西那贫瘠如沙的山野中去呢?

于是,我信手从书摊上购买了一本《大槐树》史记,读了起来。

明代初年,洪洞城凭借四通八达的古驿道,发展成为商业繁荣的经济重地,加之城区院落宽阔,易于官府设局驻员,从而又成为重要的官僚城府。面对这片生灵之土,人们趋之若鹜,逐渐人满为患。在洪洞城北二华里有一座广济寺,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阴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路人在树下歇息传达信息,大槐树下遂成为官民重大活动的集聚地。

是年春夏,天气闹灾,粮食不足,饥民呈现。于是,官府通告:三天之内,愿意移民外地的待在家里,不愿迁出的到大槐树下集合。于是,善良百姓争先恐后赶往大槐树下。然而,三天时辰已到,大批官兵突然出现,将众百姓围了个结实,并随之告示:大槐树下臣民即刻外迁,不得停留。此令一出,百姓哭天唤地,破口大骂,然而已经无济于事。在大兵强压之下,人们只好扶老携幼,一步一哭地背井离乡,人群绵延数十里,向着远方走去......。

后来,我多次向周边的人们讲过这个故事,每讲一次,人们都痛骂一次,痛骂那元朝的官府不讲信用,迫害百姓。其实,痛骂也就一时图个痛快,没什么实际意义。试想一下,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个官府守信用?重民生?哪代官府不是想方设法与民争利,愚弄百姓?我们这些50年代出生的人们还没学习够吗?

大槐树下,我流连着徘徊着,依依不舍,生生地感受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浓浓情感。导游呼唤多次,我愣是无动于衷,最后还是在妻子的生拉硬拽下,我才一步一回头地摆脱梦游,回到现实之中。

返回途中,车中播放起了《苏三起解》,那哀怨凄清的唱腔,又把人们带到了历史上发生在洪洞县的另一则故事。和洪洞移民内容不同的是,苏三起解则是歌颂明朝清官伸张正义的真实故事。我不禁感叹,大凡世界,正义与邪恶总是共生共存,正义最终会得到民众的褒扬,并流芳百世。邪恶最终会遭到百姓的诅咒,并遗臭万年。这正是社会生生不息的动力。

这正是:

昔日曾到洪洞县寻根祭祖续脉缘

路人皆是亲姊妹祖宗牌前情缠绵

此乡虽为陌生地房前屋后似家园

明朝槐树根依在刘姓族人天地间

看大槐树的作文2

幽然追忆大槐树,不能忽略乡愁的记忆。我们村子很大,大多数人是王姓,却不是一个家族。王氏家族,在我们村子是主流群体,村中央有王氏祠堂,相传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此地。其他姓氏为张、董、赵、史、曾、田、金、李、薛、杨、闫,我是李姓,在我们村,直系亲属不多,也不算少,至今有八九十口人。我大伯是中学老师,他为人谦和,与世无争,曾当过校长,是村里识字多的人。据大伯讲,我们李姓家族,最初不在这个村,在附近大约三四公里处,是另一个乡镇的村庄。他曾拿出家谱给我看,家谱上有我的名字,可能续家谱时,我不懂事,对此毫无印象。

我们冢王街,在很久以前,曾是古洛茶道“必经之路,街道两旁,商铺群集。”我们冢王街曾有城墙,四座井字形城门,四周有护城河,解放以后,陆续拆除。冢王街东西主街道两旁,有粮行当铺,茶馆酒肆等,来往客人很多,我老爷在街道旁租房做小生意,积攒到有钱以后,在临街闹市,买一间小商铺,从此迁移到冢王街。

冢王街很大,曾有老人戏说,一小商贩入村迷路,一天不曾走出村。村子虽然很大,可是我们李氏家族,是外来户,家业很小,毫无根基。我回想起过去,是记忆中那一间砖瓦结构的老房,头顶是木质棚子,有木梯,上面可以住人,或者堆放杂物,算是两层。房子一侧,有一间房一般大小的过道,可能是夏天可以乘凉的原因,村人称为风道。夏天的风,从风道吹过,感觉十分凉爽。从过道走过去,是一个独家小院落,有东西厢房,房子十分低矮,住着我们一家人,还有我两位伯伯的家人。小院狭窄,因居住人多,却很闹嚷。这里是我出生之地,我五六岁时,随父母从这里搬迁到村外。两位伯伯,他们也陆续搬走,到新房居住。

童年时期,我家后院有一棵大槐树。我年龄尚小,往事却如影随形。我们家有槐树的地方,被大人称为后院。每年夏季,天气炎热,后院树木繁多,地面荫凉潮湿,年长者闲来无事,时常在槐树下歇凉。常有邻近妇女,在此做针线活。现如今,因为新村建设,老街房屋,逐渐拆除。我们家老房子,被我二伯卖掉。村人拆旧建新,我家那一棵老槐树,却依然保留完整。老槐树历经风雨,虽然很老,正是因为,它是一棵老槐树,新村街道拓宽,槐树生长在街道中央,成为新村路口的奇葩。

我每次走到新村大槐树,随行的故友明白,这是我老家宅院的位置,却总是伸手指着老槐树,感触颇深地说道:“这棵老槐树,就是我们老家……大槐树长老了。”朋友说:“我知道……知道……不知道你说过多少次了!”朋友不爱听我提大槐树了,他不知道我的内心在想什么。当然,我也不想告诉他什么。无人明白,我的心事,像美酒一样,在心底发酵,直到芳香四溢。

老槐树的枝干不旺盛,粗壮的主杆已经虚空。前段时间回去,我望着老槐树高处腐朽的一面,因腐朽的因素,有几个钱币一般大小的通透小孔。我站在树的这一面,可以望到那一边的风景。老槐树却毅然矗立在风中,见证着冢王街的往昔古今。无人注意我在痴情凝视老槐树,也无人知道我在胡思乱想,追忆我和大槐树之间的深邃情感。我是人到中年,却时常有一颗怀旧的心。我感慨往事如烟,时光的脚步匆匆,容不得过多思考,就催人长大,逐渐老去。岁月不留痕迹,若留痕迹,就是这一棵伴我度过幼年的老槐树。

三四十年过去,这一棵老槐树不见变化,除了恰似当年的老态龙钟,枝叶不如过去繁茂,就这样一棵老槐树,却送走村里一茬又一茬的老人。每次从大槐树走过,恰似看到村里过去活着的老人,仿佛看到他们曾经存在的身影。

这一棵老槐树的根部,被村人细心维护,他们用砖和水泥围砌,填黄土在里面,不知是否有人浇水。槐树向南100米,就是村子的王氏家祠。祠堂前一块平地,有几棵柏树,枝叶苍翠。少年记事时,每年唱戏,戏台在此处搭建。村里有唱戏的,有曲剧团,村里人会唱戏,会拉二胡等,他们当时唱的戏有:寇准背靴、铡美案、卷席筒等等,场景闹嚷,十分壮观。就是现在,每年春节,村里的老唱戏者,如风雨飘摇,风烛残年,依然在支撑剧团演出。戏台之前,就是我们村集市,每隔一天集会,早晨有卖水煎包、油条、热蒸馍等,各种蔬菜肉食。菜市场两旁有熟肉店、烧饼铺子,小饭馆。菜市场处,这里早年有一个大水坑,低处沿村南方向,有小桥流水。水坑中有鲤鱼,村人垂钓;有小鸭畅游水面,波光潋滟。水坑四周,垂柳轻柔,枝条在风中摇曳。村中的妇女,她们拿着棒槌洗衣,槌衣服的棒槌声响,是纯朴村妇的舒缓节奏。我老娘当年,曾在这里洗衣,我在一旁嬉戏,攀爬柳树。老娘那时年轻,她抡起棒槌,劲头十足。如今老娘已经衰老,疾病缠身……当年大水坑,如今已经填平,建起一排两层高楼,渐成商铺。所谓童年的记忆,就这样不复存在,促使我苦苦追忆童年。

时光远去,不可挽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村里老人,留守大槐树,夏天歇凉,冬天晒太阳。树虽枯萎,却令人回味深邃。

我们村庄,是一个多姓氏组合的团体。在我记忆中,就称为冢王街,是我们郏县人口最多,村庄最大的一个传统村落。后来划分为前冢王村(前街村),后冢王北村、后冢王南村、后冢王西村,后冢王东村。现在又从前冢王村,划分出一个前冢王新村。前后冢王区分的主要因素,是因周定王墓地为界,墓地南为前冢王村,墓地后面和左右方位,划分为后冢王村。冢王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传统村落。

少年时代,我们冢王街,曾有一个中学,四五个小学学校。我的小学老师,他们依然健在,身体很好,年长者80多岁高龄,年小的50多岁了。我上学时,因为学习差,数学总不及格。老师讲课,我除了不捣乱,仿佛在听天书。老师提问,一问三不知。因此,老师对我很是严厉,时常让我站在讲台上,一是让我丢人,以此惩罚我。第二个原因,老师说他讲课辛苦,我不勤奋读书,就站在讲台陪伴,对他是一种尊重。我站讲台,一次两次,次数多了,习以为常。现在想来,从何谈起,谁不想给老师争光?学习不好,不是我笨,那是脑笨。现在依然,做人做事,不会拐弯抹角,直来直去。

我们村历史悠久,尤其明、清时期传统建筑,这些古代民居,文化气息浓厚。因为国家重视村级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几个行政村综合在一起,被评为省和国家级传统文化名村。据文史专家考察认定,周定王墓地在冢王西街位

置。所以从历史因素综合考虑,建设新农村其间,依然保留村里传统古建筑,根据上级政府部门公布,过去的“冢王街”,正式命名为“定王街”。这是村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村庄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

在我们冢王东街进村路口处,有一棵500多年古槐树,它是我们村所有的树木之王。这一棵古槐树,虽然主杆虚空,粗壮的枝干依然,但是它曾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现在大槐树,像人一样,如油灯枯竭,气血衰亡。后来,因一次狂风作乱,大槐树横枝,被风折断。粗壮的枝干,如沙场关羽,人头落地,身首异处。断枝长有四五米,粗细有二人合抱之状。村人甚是惋惜古树枯木,断枝横在大槐树下,风吹日晒,几度春秋,不曾被人破损,或者做柴烧。我带友回村采风,有一位美女,依偎大槐树留影,她身穿旗袍,为大槐树附丽青春之神韵。古树老枝儿,充当背景,成就摄影之大全。

人和树木,本不同类;人若飘然,树何足惜?然而,村口大槐树,与其山野古树,大相径庭。村口大槐树,根如龙骨,俯卧地面,村人老少,皆有依恋。村人早年艰辛,耕田种地,来来去去,途经大槐树。夏天到此处,头顶槐树叶,恰似雨天打伞,哗哗作响,诱人止步。那时拉车的村人,他们不想走,赶路的陌生人,要在此歇脚乘凉。好奇的外来人,他们从此路过,围着大槐树转一圈,树仿佛他的情人,他们伸展手臂,尝试搂抱,不能如愿,失望而去。

千古俗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村人劳作归来,他们到大槐树,坐在树根上乘凉。天长日久,来去人多,粗壮槐树根,被人磨得光滑。大槐树前,曾是收麦场,夏季天热,村人光膀,安坐树下,侧放茶水罐,手里拿着麦秸帽,一边扇风,一边喝茶。他们忙里偷闲,在大槐树下享荫凉。大槐树,犹如廉颇老矣,不可重用,而且似有阴气作怪。平日清风悄然轻拂,枝叶瞬间沙沙作响,犹如丝竹之悦耳,琴瑟之悠扬。我们村口大槐树,与纯朴村人的数百年深邃记忆,就像是画家笔下的一幅乡村油画,呈现在冢王街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

本文分享地址:《看大槐树的作文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ANInwD1D1z1.html

0
0
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