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鲜知识的文章汇总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关于朝鲜知识的文章汇总》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关于朝鲜知识的文章汇总》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关于朝鲜知识的文章汇总作文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八卦背后的日常朝鲜
哎,我们总是能在新闻里看见金正恩和他爸爸,你肯定听说过他生产了一种“自主研发”的智能手机,或是因为害怕理发师而选择自己剪发,还有人说他是洛杉矶湖人队的大粉丝。所有这些新闻都要么聚焦于军事,要么专注于。那朝鲜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农业
在这个社会主义天堂里务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有人每周都要在所在地的集体农场里工作六天,每天八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年有超过300天的工作日。尽管他们没有产假,但刚生完孩子时却可以稍微减轻一点工作量――每天只需工作六小时。
当然,这种事不仅限于农民。在五月插秧的时期,年轻人和学生都会被动员起来,到田里去从事重体力劳动。甚至十岁以下的儿童也要去帮忙运送粮食种子。
平壤儿童
对平壤那些特权家庭的孩子们来说,生活比其他地方的要轻松一些。他们玩电子游戏看DVD,甚至于在这一地区,游戏成瘾已经成了社会问题。
有钱人和党干部的孩子往往拥有笔记本电脑,享受着其他孩子嫉妒的目光。而那些在黑市销售面条和土豆饼的人,则会成为前者的资金提供者,购买游戏和DVD。
停电
朝鲜已经有了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但因为电力供应有限,电梯通常只在早晚各一两个小时内运行。停电能令巨款购入的电器出现故障,因此会激发民愤。普通人通常买不起电视和冰箱,只有在平壤精英阶层的家里能看到这种东西。
女孩与自行车
根据一项法律,朝鲜女性不得骑自行车,因为这种行为会导致裙子在风中飞舞,违背了社会主义女性的美感。被抓到骑自行车的话,车会被没收。当然了,推自行车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媒体
在朝鲜,似乎人们完全不相信官方媒体。越来越多的朝鲜人通过收听海外广播来获取信息,而这样做毫无疑问是违法的。外国媒体,特别是韩国媒体,已经成功进入朝鲜,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造成了变化。
公司职员
因为交通系统非常不可靠,公司职员们需要留出很多时间用于通勤。上班迟到无疑是不可接受的,并不是因为单位真的有事做,而是因为迟到“帮助了敌人”。 人们最希望能去贸易公司上班,因为有机会出国并带回外国商品和货币。平壤工人几乎不是在家里就是在上班, 但相比于外省人的处境,这种对西方人来说无法忍受的生活却是一种奢侈品。
旅游
“我很少旅游,只去清津看过亲戚,以及在学校组织下参观过革命圣地。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平壤和金刚山,很想去但一直没机会。我还记得学校组织出游用的卡车,平时是运煤用的,尾气令人窒息,大家在后斗里坐了六个小时,白衣服都变成了黑的,但大家还是很开心。
“有些很有钱的朝鲜人会和朋友及家人去附近的海滩或山谷游玩,有人甚至阔到能租得起车,但这并不普遍。”
美
“在朝鲜,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顾得上打扮。大家在女性身上更看重的是强壮和维持家庭生计的能力,这比外表美更重要。
“但人们也不是不关心外表美。有段时间双眼皮手术在朝鲜特别流行,我妈都建议我去做一个,但是我不敢,因为朝鲜没有专业的整形医院,这种手术都是在人家里做的,卫生条件不行。但还是有很多女人去做手术,多到政府最后出面来监管。
“关于女性的打扮有很多规矩。比如说你不能把头发放下来,穿紧腿儿的裤子会被人说闲话,不能穿牛仔裤,而且绝对不许穿短裤。违反这些规矩的话要写一份自我批评,甚至被把长发剪短。当然,有些女孩依旧我行我素。
“跟国产化妆品相比,朝鲜女人更喜欢用中国化妆品。因为有些中国肥皂剧和电影在朝鲜是可以合法观看的,所以中国的时尚对朝鲜女性的影响也很大。”
搞对象
“朝鲜人可以自由恋爱,但各省各地方都不一样。在乡村地方就比较保守,比如未婚先孕会极其麻烦。当然别的地方也是,但没那么夸张。在城市里,接吻很正常,有孩子的未婚女孩也存在。婚前性行为不普遍,但存在。
“因为手机最近才出现,加上没有互联网,大家商定约会都还是通过写信。我曾经给一个好朋友和她男朋友充当信使。我不在时,他就到她家旁边打个只有她懂的信号。我听说他们第一次接吻是在高中时候。
“当然,人跟人差别很大。有些人很大了都没找过对象,有的人的男朋友多到几天都讲不完。我的一个朋友跟我炫耀过她的很多约会经历,在主题公园、历史胜地、战场,还有我们当地的小公园。她还收过很多礼物,项链、手表、戒指,等等。”
外国人
“各地跟各地不一样。我们从小被教育说外国人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但住在中国边境附近的人很容易就知道这种宣传是假的。小时候,在外面碰到中国游客后,我会到学校里跟同学们炫耀。内地就不一样了,很多人从来没见过外国人,终于见到后也对他们极其不信任。
“朝鲜人都知道,外国游客多的地方的生活条件会更好一些。你可能听过一些谣言,但普通朝鲜人不会没事闲得去挑衅西方游客。”
照片中的冰雕
你看到的不是冰雕,是一个人。对,他是我的战友,叫李铁。
那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
朝鲜啊,那年的冬天,冷得不是让人难以想象,而是根本不能想象:打个喷嚏,喷洒出去的不是唾沫星子,是冰珠子。可是,我们还得打啊,不打怎么的?不打,人家欺负到家门了。
那天,我们在一个山村驻扎,随时防备着敌人,怕他们偷袭。敌人,并没后来电影里看到的那么笨,他们狡猾得很呐。
在村子外面的路上,营长放了个游动哨,告诉他,敌人来了,赶紧放枪,千万别让人家把咱一锅端了。
这天晚上,所放的哨兵,就是李铁。本来,应当是我啊,可我那两天发疟疾,浑身颤得弓弦一样,直晃悠。我提着枪,想走出去。这时,李铁站起来说:“营长,我去。”
别的战士也要去,可是,李铁理由更充分,自己枪法好,敌人假如来袭,自己全部放过去后再开枪射击,和战友们前堵后截,保不准来个歼灭战。
营长拍拍他的肩,同意了。
那晚那个风啊,呼呼地响。
那个冷劲儿啊,后来几十年里,我再也没遇见过。
外面,“嚓嚓”的声音传来,不是敌人偷袭,是雪片子落在雪地上发出的声音。不时的,远处传来“咔吧”一声,是树枝被雪压断的声音。
那晚,敌人真来偷袭了。
敌人穿着白衣服,借着雪片子“嚓嚓”的掩护声,悄悄摸来。我当时睡在被窝里,缩着身子,刚蒙睡去,听见“轰”的一声,不是枪响,是手榴弹爆炸声。
我们都跳起来,拿起枪。
营长说,这个李铁,和敌人干上了。营长兴致勃勃,给大家鼓劲,狠狠打,来的敌人不多,李铁在屁股后,凭借手榴弹,还有他的神枪,稍微一截击;我们来个反冲锋,敌人就被一网打尽了。可是,计划虽好,却落空了。敌人丢下一些尸首,几个俘虏外,逃了。
村口,除了那声手榴弹爆炸声外,李铁没放一枪。
营长一把掀了帽子道:“这个李铁,怎么搞的嘛?”
我们猜测,这小子,不会是看敌人多了,吓尿裤子了,扔一个手榴弹,就藏起了猫猫。甚至,我后悔自己当时没去,不然,是不会这样的。
战斗结束,带着满腹疑惑,我们开始寻找李铁。在村口路上,看到李铁,不,准确地说,是他的尸体。他躺在那儿,已成了一座冰雕了。他,早已死了。
从他身上没有伤痕看,敌人来时,他就冻死了;所以,敌人没对他开枪。
可那报警的手榴弹声,是如何发出来的?
在俘虏嘴里,我们才知道,敌人走到这儿,看到一个人,定定站在路中间。敌人尖兵一惊,悄悄摸过来,那人却一动不动。到了跟前,才发现,这个战士已成了冰雕,停止了呼吸。一个敌人骂一声,一脚踢在这个冰雕身上,冰雕倒下,随之,一声手榴弹响起。
一直,敌人都没弄清其中原委。我们在抬李铁尸体时,才知道原因。李铁手上有根线,从衣服内穿出,另一端连在一个手榴弹吊环上。那个手榴弹,则被固定在一棵树上。
那晚,在将被冻死的那刻,他没忘记自己的任务,把手榴弹固定好,绑好线,然后,自己站在路口,扯着线绳,一动不动,变成一尊冰雕。
他猜测出,敌人看到他,一定会推到他,这样,手榴弹就会爆炸,战友们就会听到。
我们的泪,顿时奔涌而出,围着李铁,一个个哭得如小娘们儿一样。
过后,我们把他扶起来,拍了张照片,营长又想法把它复印了许多张。今天,你看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张。
叛逃朝鲜的美国大兵
在日本卖饼干,因独特经历家喻户晓
对于生活自由、富足的欧美人来说,“移民”朝鲜实在是一个略显疯狂的决定,但的确有人做出了从美国叛逃朝鲜的选择。
人在喝醉的时候,总会做出各种蠢事或不理智选择,但在所有酒后的疯狂行为中,这一个恐怕是后果最严重的:1965年1月4日晚,美军中士查尔斯・罗伯特・詹金斯“豪饮”了4.5升啤酒,然后悄悄离开了驻扎在三八线边上的步兵连,独自一人穿过雷区,叛逃到了朝鲜。
因担心被派往越南而逃到北方的詹金斯并没有得到礼遇,他被关进了一问简陋而寒冷的房子里,被迫每天用11个小时学习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的著作。他曾试图逃跑,但未能成功。到1972年,他已经可以熟练地用韩语背诵金日成的重要言论,然后他被强制加入朝鲜国籍,在平壤担任过英语教师、翻译和演员,过着24小时被严密监控和食不果腹的生活。
詹金斯一共在朝鲜待了近40年,近日,在接受《大西洋月刊》记者格雷姆・伍德采访时,他透露称朝鲜让国内的外国人“像动物一样繁殖”,目的是招募他们的混血后代从事间谍活动,但在伍德看来,这样的说法实在耸人听闻。
主体思想朗朗上口
詹金斯在朝鲜同日本女子曾我瞳(Hitomi Soga)结为夫妻,后者于1978年被特工绑架到朝鲜,专门为间谍教日语和日本习俗。曾我瞳比詹金斯小19岁。2002年重获自由,因为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意图缓和同日本的紧张关系。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曾出面保证詹金斯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如今已30岁的米卡和28岁的布林达能和曾我麟一起到日本生活。
2004年,詹金斯离开了朝鲜,那一年他64岁。美军把他关进了军队监狱,24天后释放并开除。打那之后,詹金斯在妻子的家乡佐渡过了安静的生活。佐渡是濒临日本海的一座小岛,和意大利的厄尔巴岛一样,那里在历史上曾长期是政治异见者的流放地。
当《大西洋月刊》记者伍德到日本拜访詹金斯时,他正被当地的一家历史博物馆雇佣,首要工作是售卖一种浅棕色的日式甜饼干。在礼品店里,长着西方面孔的詹金斯穿着一件和服式的黄色宽松外套,大声向游人兜售盒装饼千。
詹金斯仍保留着发音缓慢的乡下口音英语,这是他在北卡罗来纳的农村度过贫苦童年的“遗产”。詹金斯身材瘦小,长着一对招风耳,许多日本人专门为了看他而蜂拥来到博物馆。詹金斯说自己和美国仍有联系――他刚给一个德克萨斯的律师寄去了一盒饼干,“他说这是他这辈子尝过的最难吃的饼干了。”
许多日本人觉得,詹金斯和曾我瞳的故事是一个当代传奇:两人在奥威尔描绘的社会寻找到爱情,并通过共同的奉献重获自由。当游客进入礼品店时,他们私下指指点点:“这就是詹金斯君。”然后盯着他,直到詹金斯大方地招呼他们过来摆个照相姿势。“照相”是詹金斯会的为数不多的日语之一,在家里,他和妻子用韩语交流。
和日本多数农村地区一样,佐渡岛美丽而空旷,整洁的街道上游走着许多发福的猫。詹金斯和妻子曾我瞳以及两个女儿住在一起,房子不远处的街道就是三十多年前曾我瞳被绑架的地方。关于朝鲜的记忆仍停留在詹金斯的头脑中,如果在他面前提及“主体思想”,詹金斯马上就能用韩语机械地背诵出其原则,目光呆滞,活像一个机器人,这些话语当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强制灌输的。
外国人成生育机器?
在佐渡岛上,詹金斯经常光顾一家披萨店,尽管味道并不正宗,但经历过多年的大米配给,他对任何美国风味都很知足。一位日本记者对詹金斯说,自己带来了许多东京人好奇的问题:金正恩会发动对日本的战争吗?是否还有更多的被绑架者?你还知道哪些朝鲜的秘密?
对于金正恩,詹金斯的了解并不多。“几年前,没有人听说过他,”詹金斯说。当被问及他是如何知道朝鲜军队的内部事务时,詹金斯表示自己曾在一所军事大学工作过,虽然是白皮肤的外国人,但他却获得了高度信任,原因是他明显没有任何希望能逃离此地。“比起对你,我们更信詹金斯,”一次,一位朝鲜将军当着他的面对一位军队访客说。
詹金斯说,他仅有一次曾和金日成共处一室,结果这位朝鲜领导人对他的韩服着装并不喜欢,要求他和其他几个外国人“不许再玷污朝鲜的服饰”。这之后,詹金斯改成了穿西装、打领带上班。
对于被绑架者,詹金斯说他相信有更多被绑架的外国人,而且并不全是日本人。法国驻日本大使曾专门拜访詹金斯,询问是否有法国人被绑架,詹金斯说他曾在朝鲜遇到过一个法国女人,那是他在平壤的电影厂里见过的几个外籍人士之一。“外国人的车上有特殊的牌照,”詹金斯觉得他们不会有移民到朝鲜的动机。
在采访中,詹金斯提到的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他曾听报道说有一组被俘虏的年轻白人被关在一处“模范农场”中,而朝鲜收容这些西方俘虏的目的是让他们生育:他们会和其他外国女人结婚,生下的孩子会被培养成忠诚的朝鲜人,最终成为海外特工。“如果我仍留在朝鲜,我的女儿就很可能在韩国当间谍。”
朝鲜战场上真实的顺溜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大量兵力,并且拥有绝对的装备优势。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能和美国人拼实力、拼消耗,便在“巧打”上大做文章。特别在后期双方拉锯战中,双方阵地平均距离400―500米,最近处仅有100多米。这样的距离已经完全进入了各种轻武器的射程,于是,志愿军将狙击作战发展成为现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狙击作战行动,对整个战争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提起志愿军狙击手,美国佬依然闻风丧胆。
240发子弹毙、伤敌人71个
在狙击手的选拔和训练上,我军有近乎苛刻的标准和要求。我军要求发现目标后,举枪5秒钟即发射,然后逐步缩短时间,最后达到目标出现后,立即出枪,枪出即射,射之必中。一般讲,狙击小组在夜间秘密进入狙击阵地,在“有效杀伤敌人和保护自己”的阵地上,精心伪装,周密侦察。白天作战,第二天夜间返回。基本作战单位是狙击小组,由组长带队,组员1―2人,其中一人主要负责观察,射手则分布于周围隐蔽的位置,只管射击。每个作战单位都有自己专门的射杀结果审核人员。
狙击手中各路英豪大显神通,创造出了众多经典战例。志愿军24军72师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就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狙击英雄。
上甘岭战役是中美交战最激烈的战役之一,整整持续了43个昼夜。美军官兵们甚至将志愿军活动的阵地称为“狙击兵岭”。
1953年1月29日,这是张桃芳到达上甘岭战场的第18天,他第一次上狙击台,但不顺利,一开火就把一梭子弹打空了,却没有打到敌人。
当年张桃芳使用的是苏制1944式步骑枪。步枪口径7?郾62毫米,弹头初速820米每秒,射程1000米,由5发同定弹仓供弹,全长为1020毫米,枪管长为520毫米,枪重为3?郾9千克。
第二次狙击开始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狙击纪录。到2月10日,张桃芳击发9次,射杀敌军7名,成绩超过了所有老狙击手。此后40多天时间,他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他所在的班立了三等功。
张桃芳很快就超越了毙敌100名的纪录,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声名大振。虽然敌人对张桃芳恨之入骨,但他的机智勇敢和精湛的技术,让对方都刮目相看。
顶尖狙击手的生死较量
1953年的这一天,张桃芳照例一早走出坑道。从坑道口到最近的4号狙击台由十几米长的狭窄交通壕连接,张桃芳站起身,他从地表空地直接进入狙击台。突然“嗖”的一声,他感觉有一颗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突如其来的冷枪把张桃芳惊出了一身冷汗,神经陡然紧张,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张桃芳悄悄潜向4号狙击台,他不敢冒险探出头去看,用枪把帽子顶起,轻轻露出阵地,张桃芳几乎是在渴望对手射来的子弹。因为如果敌人射击,他就可以根据子弹射出的方向判断出敌人的藏身所在。
然而对面阵地却始终无声无息,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张桃芳意识到,真正的对手来了。他在壕沟里匍匐前进,突然窜起,准备要进狙击台时,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打得地面尘土飞扬,桃芳双手一伸,身子一斜,佯装被击中,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面的射手,射击停止了。
隐蔽在掩体后面的张桃芳悄悄地探出头,顺着子弹来袭的方向仔细搜索对手的位置。突然,青石山阵地上的两块巨石吸引了张桃芳的注意。很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隐藏在石缝间的敌军狙击枪,张桃芳心头一震,原来他看到的是一挺装备了瞄准镜专门用来狙击的M2重机枪。就在张桃芳发现对手的同时,对手也从瞄准镜中看到了他,马上做出反应,M2机枪瞬间喷出一道火舌。张桃芳就势一滚,躲回到掩体。这次美国人显然意识到了张桃芳的厉害,于是机枪枪口始终对准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从早到晚,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张桃芳也感觉到了和美国狙击手决战的时刻到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必须一枪将对手击毙,“幽灵”不会给他打第二枪的机会。
过了很长时间,张桃芳边悄悄观察动静边思考着对手的心理,他忽然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于是,他在沙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沙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空间是对手的真正疏漏,还是设下的一个圈套。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钟,这一刻,也许他和对手都清楚,死神正在对他们二人进行选择。机枪的弹着点表明,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
时机终于到了!当他的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时,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这一刻,他不能再多想,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这是他所能捕捉到的最佳时刻了。几乎与此同时,他的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真正的高手较量,胜负只在瞬间。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胜负结局。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也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就这样,中美两名顶尖狙击高手在刹那间完成了交锋。
创下朝鲜战场冷枪狙击纪录
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张桃芳一直活跃在前沿阵地上。他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创下了朝鲜战场冷枪狙击射杀最高记录,自己却毫发无损。他也因此而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至今,张桃芳仍然健在,精神矍铄。(编者注:张老已于2007年10月29日去世)
在朝鲜如何上网
从丹东火车站乘国际联运列车出发,跨过鸭绿江上的中朝友谊桥,就到达朝鲜境内。两国边境上的房屋并无太多区别,如果不是看到朝鲜文字,很难感到已经离开中国。
当我拿出手机,就意识到已经进入另一个国家,甚至是另一个世界――手机信号消失,今年1月,Google执行董事长施密特访问平壤,朝鲜改变了禁止外国游客携带手机入境的政策。不过迄今为止,朝鲜境内无法使用任何外国的SIM卡;要想用手机打电话,唯一的办法是在平壤机场购买本地SIM卡,价格高达每分钟17元人民币。
此外,朝鲜的SIM卡并不支持访问互联网。事实上,不只是手机,绝大多数电脑也同样无法访问因特网,只能在国内网“光明”中做些有限的事,如下载中国抗战类电视剧。
发邮件,25KB流量20元人民币
在羊角岛国际饭店,我获得朝鲜四日行中唯一一次通过互联网与境外联络的机会。
这家应有尽有的朝鲜“特级”酒店,在数字化方面却连国内的多数快捷酒店都不如。大堂和酒吧内没有WiFi,一台25寸的CRT彩电只能播放2个本地频道以及BBC、凤凰卫视等少数境外频道。
酒店大堂一侧有个通讯吧,在这里游客能给境外打电话、寄明信片或使用一台能够联网的电脑发送邮件。发邮件的过程十分烦琐,首先要填写申请,写上姓名、国籍、房号和目的邮箱,然后用OutlookExpress离线写邮件,写好后由服务员联网发送。发邮件的价格高得有些离谱――每25KB流量20元人民币。为了体验这一服务,我给自己的Gmail邮箱发了封邮件。不过,回国后发现,这封邮件在发出后27个小时才到达我的收件箱。
没有诺基亚,没有三星
朝鲜缺少的信息技术,并不只是互联网。车厢内,乘客们都只是静静地坐着,没有人打电话、玩手机或者看电子书。
街道两旁,使用手机的人不多,即便有人拿出手机,也几乎都是打电话,他们使用的都是非智能机,几乎没有基本通讯之外的功能。夜探平壤时,我偶尔会停下脚步用手机查看地图,不时有行人投来好奇的目光,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4.7英寸的大屏手机。
朝鲜数码设备的匮乏,经济状况是重要原因,但并非全部。在当今的PC、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领域,称得上霸主的企业――苹果、谷歌、微软及三星,不是来自朝鲜的敌对国美国,就是来自与朝鲜关系紧张的韩国。为摆脱对敌对国产品的依赖,朝鲜曾研发出自己的Linux操作系统――红星O S,并推出一款基于该系统的自主品牌平板电脑“三池渊”。
而朝鲜人使用的手机,不是中国的华为或中兴,就是朝鲜本土的品牌,三星和苹果在这个国度难觅身影。
“哦,这就是QQ啊”
此次朝鲜之行,和我接触过的人多少会流露出一些戒备之心。
不过,当他们看到新奇的数码设备或者有趣的娱乐内容时,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变得更开放。导游车小姐来自一个外交官家庭,穿着时尚,打扮也十分西化。我向她展示了应用丰富的GalaxyS3手机,并用一款拍照应用拍下她的照片,然后使用编辑功能将照片修改成各种恶搞效果。从未见过此类应用的她被自己的搞笑形象逗乐了。
我又打开微博,告诉她可以在这里获取各种信息,她仔细地看着两天前更新的一条条新闻,一直翻到底端。对于Q Q,她似乎有所耳闻,当我告诉她这就是中国人最常用的聊天工具时,她的反应是:“哦,这就是QQ啊。”
朝鲜行漫记
2012年五一期间,我去了一趟朝鲜,短短几天的接触,感触颇多。
决定去朝鲜是因为一直以来觉得那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世界好多地方都开放了,人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而在朝鲜信息是封闭的,他们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朝鲜的绝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另外,我们常常在电视上面看到,说他们缺吃的,经济不发达。我想一定要去看一看这世界上非常独特的一个地方,看看在这样一个信息不够畅通、信息被封闭的地方,人们的精神状态、真正的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什么样的。我想就是不带有任何偏见的,靠自己的眼睛、靠自己的耳朵去感受一个真正的朝鲜。
飞机在平壤一落地,我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朝鲜人,觉得他们很整洁,无论男女,都穿着整整齐齐的制服,不知道是人民保安队还是人民军。
朝鲜的普通民众比较流行穿军装,基本上都穿着黑颜色的皮鞋,皮鞋都擦得干干净净的,比我的皮鞋都干净。我觉得他们很注重自身形象,不会邋里邋遢地去见人。我还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戴着纪念章,纪念章上有的是一个头像,有的是两个头像。也有人带着手机,我看手机的牌子是他们自己的品牌,手机网络是埃及给他们提供的。比较令人震撼的是它的地铁,是全世界最深的地铁。
平壤周围有好多煤矿,空气比北京的空气好。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平壤的商业化程度很低。在国内,北京、上海这些城市都已经是极度的商业化,商店、餐馆、酒店、商场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捷。可是在朝鲜基本上没有商店,餐馆也很少。飞机场没有餐馆,全国只有一个咖啡厅、一个比萨店,所以要买东西、吃饭,或有其他消费需求的话,是非常困难的。
没有市场,就没有任何的广告,所以朝鲜路边都是干干净净的,不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路边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牌。人们没有炫耀和攀比心理,从内到外透露着一种质朴的美,跟上世纪三四十年前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主义的美相似,让我感觉仿佛穿越到30年前的中国。坦白地说,这样很质朴的美很能打动我的心。
朝鲜的夜景特别黑,除了两个广场亮一点以外,其他地方都很暗。电力供应明显不足。食品供应上,导游说我们游客吃的饭是以前他们国王吃的饭。打开一看,一碗豆芽菜,一碗豆腐,一碗朝鲜泡菜,还有绿颜色的菜,全是素的,油还是有一点,没有一丁点儿肉。小孩看到没有肉说什么也不吃。
从平壤到三八线的路上,我看到山坡上许多老人和小孩在挖野菜,这场景我太熟悉了,小时候这时正是闹春荒的季节,就是靠野菜充饥。我的一位朋友看到了UN(联合国)送粮食的汽车,回到平壤,看到野餐的人们吃得非常好,他们都热情地给我敬酒,可惜我不能喝酒,又无法说,感觉自己非常不礼貌。这是我与普通朝鲜人接触最深入的一次。
几天的参观过程中,我们真正接触到的朝鲜普通老百姓很少。朝鲜政府对所有去朝鲜的外国人,包括中国人,管理得都很严格。我们都被带到一个叫羊角岛的小岛上住着,岛上有个饭店。出去旅行的路线都是他们指定的路线,跟朝鲜当地老百姓接触的机会非常少,只是在地铁里面、在马路上看到过,打过招呼,但语言不通,没有更深入的交流。但从他们的眼神来看,还是非常羡慕外面的世界。我们这个团里面共有17个人,有5个人是黄皮肤的亚洲人,另外12个人都是欧美人。我们这一行人走在路上,很能吸引朝鲜人的注意。
他们看西方人的眼神,让我想起来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我们团有一个欧洲的小伙子,非常豪爽,他手上长着特别长的毛,漂亮的女导游看见了非常好奇,就摸了他一下,把这个小伙子高兴了四五天。
不过也只能好奇,在朝鲜,满足人们对外界好奇心的渠道很少。所有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看报纸,他们的电视没几个台,而且效果不好,都是雪花,电视节目大部分是唱红歌,歌的调子都比较高,跟我们“文革”期间唱的歌差不多。
作为一个现代的人,我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比对服装、对食物的渴求还要大。在国内的时候,虽然更多时间是在办公室里工作,但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多,处理邮件、开会、打电话、发E-mail,都跟信息有关:而且我有3个随身携带的宝贝,手机、iPad和电脑。这3个和它们背后非常强大的互联网保证了我每天对公司、社会和世界各地信息的摄取。
可是到了朝鲜,3件宝贝都不能用了,我就像被强制戒烟的烟民一样,非常别扭,又像突然失明的人,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不知所措。这是我在朝鲜最大的不适应,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之前在国内天天上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到了朝鲜我才体会到,我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已经非常强了。比如在国内,我要见个人,先到百度上查一下这个人的背景,或上微博了解下他的近况;遇到不懂的词,直接百度一下就知道什么意思。在朝鲜,我记得去三八线的时候,突然想确切地了解三八线是怎么形成的,三八线有多宽、有多长,我头脑中第一个反应就是上百度查一下,可是这个时候没有网络!我感觉自己像与世隔绝一般,完全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万一家里和公司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本无法及时知道。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知识
本文分享地址:《关于朝鲜知识的文章汇总作文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EMAnwD3jzz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