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相信你们有兴趣!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只当了一个下大夫。他又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又受到妲己的迫害,因此就逃出商朝都城朝歌,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
“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
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他来。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还一边念着:
“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
“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后来,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请他到西岐去。
姜子牙故意回避,躲在芦苇丛里不出来。姬昌斋食三天,沐浴整衣,命人抬着礼品,再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来相迎。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诚心诚意,一心想要寻找贤能有才华的人,于是就答应辅佐他。
后人称这件事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于是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为了求贤,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分享地址:《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典故》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EOQnwD1jxD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