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甘肃中考话题作文素材:地域文化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2015甘肃中考话题作文素材:地域文化》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2015甘肃中考话题作文素材:地域文化》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2015甘肃中考话题作文素材:地域文化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难点攻坚
写好此类主题作文,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积累相关信息
要写好此类作文,就要走进生活,强化“语文意识”,分类积累地域文化的相关信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收集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文化素材,如家乡的风土人情、传说典故、传统节日、文化名人等。(2)留意本地的风景名胜、古迹建筑等,试着表达自己对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餐饮文化,如家乡的小吃等也在收集之列。大家只有带着一双“语文的眼”走进多彩生活,那种对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与日俱增,当真正面对中考地域文化类作文题时,才会从容而灵活地运用与表达。
二、展示丰富知识
比如节日就是一种地域文化,博大而深邃,里面隐藏着许多知识。写作时如果能适当介绍一些节日常识,有助于叙述,也能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若写“端午节”,就可以在介绍端午别称的时候,既解词:“端”的意思和“初”相同;又介绍相关知识: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这样不仅交代清楚,说明准确,而且给读者以知识的渗透,使文章传达出一种文化气息。
三、描绘动人场景
我们身边的节日有许多仪式和程序,如果写作时能着意进行一点场景的描绘,不仅能使读者如临其境,而且还会散发出一种文化韵味。请看中考佳作《家乡的火把节》中的片段:那公园里、草地上,甚至于大街小巷,所有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围绕着一堆堆火,蹦蹦跳跳,挥洒汗水,欢乐无限。登高远眺,整个世界开放着无数朵灿烂的火花,花儿急速地摇动,在夜的画布上描绘出一个个红红的圆,仿佛一张张笑脸,更是一个个圆满的句号。动人的场景描写,让人感受到独具风情的民族节日。
四、嵌入民俗底蕴
民俗底蕴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民俗文化特征,将生活中的文化传统精练地表现出来,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如中考佳作《兰州的韵味》中写道:提起兰州,人们首先会赞美兰州的牛肉拉面。清代诗人张澍就曾这样赞美“马家大爷牛肉面”:“拉面千丝香,唯独马家爷。”凡是来兰州的朋友,都要尝一尝这独具特色的牛肉面。“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是牛肉面的五大特色,也是衡量牛肉面质量的标准。别看就那么一团面,在拉面师傅的手中,一眨眼工夫就可以拉出大宽、宽、韭叶、二柱子、二细、细、毛细、一窝丝等十余种不同形状的面条。兰州人吃牛肉面多半不太讲究斯文,就地一蹲,唏溜溜,一碗面即刻下肚。这也显示出北方人的特点──不拘小节,豪迈洒脱。
兰州的牛肉拉面是兰州特有的民俗文化。这里通过介绍兰州牛肉拉面的五大特色、拉面形状、吃面人性格等几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本地民俗文化的推崇和赞美之情。
五、表达独特感受
写作时要通过议论抒情,来抒发出自己对地域文化的独特感受,给读者以情感的激荡、哲理的启迪,使文化气息更加纯正、愈发醇厚。如中考佳作《家乡的春节》中的片段:春节,像弥久不衰的浓浓亲情,像抚慰心扉的融融暖阳,更像柔和醇芳的美酒陈酿。春节是欢乐、和睦的氛围,如同冬天的麻辣火锅,既麻又辣且烫,品尝过后,口留余香。诚挚温馨的情感抒发,使得年味浓郁,回味悠长。
拓展演练
小时候,大家都盼望着过节,总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买好吃的东西、买漂亮的衣服。而现在长大了,对于“过节”有了自己不同的理解。无论是中国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还是所谓的“洋节日”,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悟。甘肃中考话题作文素材:地域文化
请以“节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构思导写:“节日”这个话题,对同学们来说非常熟悉,它给我们的记忆是那么的亲切与温馨,也许其中还有不快和尴尬……总之,它给了我们许多的思索、回味。大家可写记叙文,叙写过节时那说不完的高兴事或一言难尽的伤心事,以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也可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古今中外的节日进行分类,写成说明文,给人以知识的同时,表达这样的主题: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还可写成议论文,谈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节日”和“洋节日”。
我看节日
节日,一个多么温馨的词。千百年来,在诗人的笔下,那里有着优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的彩灯,映射着诗人的情绪,默默的守候,化为淡淡的哀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细碎的乡愁,静静的思念,承载着浓浓的祝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登高望远的时刻,秋风就在思乡心切的旅人身旁轻轻地吟唱;“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的爆竹敲响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那份牵肠挂肚的哀愁,那些溢满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飘逸的白云,永存于中华民族的上空。可是,而今蓦然回首,却不见了她们的芳踪。是不是情人节的玫瑰遮住了年轻人的视线,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灯火?抑或是美味的巧克力含在年轻人的嘴里满口生香,以致掩盖了中秋的薄酒?是圣诞节五彩缤纷的树枝填满了中国人的心房,还是中秋节摇晃的烛光洞察了中国人的心事?那些“洋节”迅速走进我们的生活,占据了我们的世界。而那些“土节”呢,正默默地退向幕后。
传统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泼有视觉冲击力的开放的西方文化,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活跃了我们的思想,对我们是有益的。但我们更应珍惜、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含蓄、深沉特点的中国节日,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结:端午思贤臣,中秋念家人,重阳尊老者,清明怀故亲……这些载誉千年的美德,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其实,我们在庆祝传统节日之时,也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熏陶一方人。如果我们崇“洋”轻“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们崇“洋”重“土”,则是兼容并收,取长补短,自我完善。因此在“洋节”与“土节”之间,我们应该把握适宜的尺度。对于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绝不全盘西化,更不墨守成规,要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美好的明天!
点评:文章是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看法和感受。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提出自己的设想:要兼容并收,完善民族节日,让民族文化走向美好明天。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观点,对于构建民族节日的未来是有借鉴意义的。另外,作者注重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使文章耐读耐品。
素材金库
名句撷英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非常痛心的。——梁思成
真正的文化遗产,其实并不是物质上的,并不是什么长城或其他什么古老建筑。真正的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精神的东西。当端午、豆浆成了别人的东西,当孔子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丧家狗,当汉服成了异类,当老屋成了落后的代名词,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遗产,我们或许只剩下中国人的躯壳了。
——吉新飞《传统文化遗产的精与神》
名段赏析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选自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赏析借鉴:“一扎下去”“就冒出来”,用“一……就……”的句式,写出了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作者对高邮咸蛋的赞美之情也就溢于言表。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甘肃中考话题作文素材:地域文化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中考作文指导
本文分享地址:《2015甘肃中考话题作文素材:地域文化》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MMcnwDzz4D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