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汇 > 高考 > 详情页

2016黑龙江高考作文题目:语文,让生活更美好

投稿:悠然静雪 年级:高考 时间:1年前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2016黑龙江高考作文题目:语文,让生活更美好》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2016黑龙江高考作文题目:语文,让生活更美好》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2016黑龙江高考作文题目:语文,让生活更美好25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语文教学为了一个标准答案而僵化,甚至扼杀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可谓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让生活更美好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试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重庆、海南):

今年全国卷高考的语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作文题大意为:谈如何学习语文,1,课上有效的学习,2,课外大量的阅读,3,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命题解码】

今年黑龙江省作文命题采用的是新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模式。“任务驱动型”作文概念首见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2015年8月发表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一文,按照张开先生的阐释,“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作文命题模式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是要“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里需要明确的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命题人看来“任务驱动型”防宿构和套作的功能较强,二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必须完成写作任务,写作时要按照命题要求多维度比较,进行说理论证。

可以说考试中心的命题意图在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题目明确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自己的体会,无法宿构,无法套作;比较三条途径——多维度的比较论证。

如果进一步仔细审题,我们可以发现材料包含两层意思:①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意义。②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语文学习是材料给定的写作范围;提升素养则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包括优化思维品质、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审美情趣、开阔知识视野等。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则是实现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这三者的关系是:课堂学习是关键,课外阅读是拓展,社会实践是知行合一。写作时重点应放在三条途径上,抓住途径和提升素养之间的因果链条。行文过程中必须完成三者之间的比较任务。但可以三方面都写,也可以完成比较任务后抓住其中的一个重点展开写。

  【审题误区】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绝对不是在玩弄一个新颖的概念。如果仔细研究,对于命题人而言,这一作文命题形式的提出是对以往高中作文写作模式的纠偏,希望今后同学们再写作文的时候不要只谈风月,还要谈谈风云;不要只是堆砌事例,而要深入剖析历史典故、现实生活背后的逻辑实质,增强作文写作的思辨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使得作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它不同于“材料作文”的阅读材料,筛选、提炼关键词,然后紧紧围绕关键词展开写作。它需要学生才吃透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高效、完美地完成任务。

在今年黑龙江省高考阅卷中,阅卷教师发现,有些学生仍然按照写作材料作文的固有思维模式展开写作,比如有的同学没有把握好语文学习这个写作范围,且抛开任务大谈“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还有的同学从材料中得出一个结论“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甚至还有同学架空材料后把“坚持”“努力”当作写作方向大写特写。这些立意都被确定为跑题文,得分在10分以下。

还有一种让人感觉比价遗憾的情况,有些学生尽管结合了材料,但在审题上有偏差,写作重心没有放在三种途径的比较和提升素养上,而是大谈特谈文化自信、国家软实力,这类文章属于偏离题意,得分在10分到29分之间。

此外,如果学生的立意在语文学习范围之内,但只谈到了语文素养的意义,没有结合自身体会比较三条途径;或者孤立地谈三条途径,缺乏比较,也没有和语文素养提升联系起来,如只是一味地谈“实践出真知”,则文章只能算作基本符合题意,得分在30到42分之间。

  【优秀作文】

  语文,让生活更美好

当前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我以为,三者并不冲突。前两个途径是为了更好地让语文知识内化,更有利于让语文投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语文素养培养的生活化需要我们去重视,让语文更“接地气”,让文学素养更加切实、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可是,当前语文教学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为了语文而语文。语文教学为了一个标准答案而僵化,甚至扼杀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可谓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教育纪录片《盗火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读。其中,作家周国平提到了一个令他啼笑皆非的故事:一个朋友家的女孩子在学校做到了一篇以他的文章改编成的阅读题。当他亲自去做那篇阅读题时却惊讶地发现,其中的某些题目自己也无从下手,成绩还不如那名女孩。谈到这里,周国平显得格外无奈和担忧:难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成了一门为了考试的学科?作家情感的表达和烘托仅仅是考卷上固定的答题模式?如果语文只是试卷上的答案,怎么可能走进学生内心,甚至让生活更加美好?

这种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值得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反思。在这个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一方面是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一方面是我们国民语文素养的滑坡以及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脱节,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文化实力如何和经济实力同样强大的发达国家相匹敌?一个国家的精神食粮不够分量,多少钞票都拯救不了没了文化脊梁、文化精神的软塌塌的国家。所以,让语文生活化的重任需要得到重视。

从个人层面来讲,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在书香中沉浸的过程。享受在浮华尘世难得的安宁之中,在精神的王国里,自己就是国王。佛曰: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我们是尘世中微小的一粒尘埃,却可以在精神的王国中唯我独尊,享受不被人束缚、自由自在思考的快乐。

帕斯卡尔有言: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一个在工业化社会被异化了的“流水线上的肥皂”,称不上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语文对于人情感和思维的培养,使人的灵魂和思想更加独立,完整。

看似是无用之学的语文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讲,确实不会带来财富的极速膨胀。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情感的陶冶,类似于修行,对个人心性的修炼更为重要。当我们把视线放远就会发现:国民语文素养的成功培养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语文,让个人与国家生活更美好。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高考作文真题

本文分享地址:《2016黑龙江高考作文题目:语文,让生活更美好25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MOEnwD1D2T1.html

0
0
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没有匹配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