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汇 > 唐山 > 详情页

唐山话题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投稿:甘肃齐鸿天 时间:1年前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唐山话题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唐山话题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唐山话题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篇一: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点评:这篇观后感引用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提出了要理解父母的观点,引题自然,概括简洁,观点明确,提出希望: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篇二:《唐山大地震》观后有感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点评:这篇观后感采用了“概、议、联、结”的结构形式,文章写得很有深意。材料概括简洁,结合现实分析透彻,结尾提出希望,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新意的见解能感染读者。

  篇三: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对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

22日晚间,走进了电影院。事先早已备好纸巾,然而,当幕尾王菲的《心经》响起时,纸巾完好无损,只任眼泪自然流淌,两颊留下清晰印记。

默默地离开电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电影带给我的震撼。

记忆

76年地震的特效还原,触动更多的,是对08年“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记忆。

山崩地裂,房屋顷刻倒塌,生命转眼被无情吞噬,真情在危机中的释放……影片还原地震带来的视觉震动,不得不让我在那一刻,勾起亲历5.12的伤感与叹息。

记忆,是电影强加给我的一项符号,也是串联电影的一根主线。女儿因为那忘不掉的回忆,记恨母亲三十二年;母亲因地震中对丈夫、女儿愧疚的印记,守望废墟三十二年。

亲情

电影所彰显的人文关怀,让我数次动容。尤其是,剧中对“亲情”的刻画,让我增添了很多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和愧疚。

剧中母亲抚养儿子所表现的坚毅,为完成自我救赎而坚守破房中的固执,触动我心灵的,是母爱的伟大;

养父在生活中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心,面对消失五年的女儿的牵挂以及留下的凄凉背影,折射出来的,是父爱的纯真;

养母临终前的嘱托,以及表现出来的坚韧,撞击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亲情;

……

坚强

在电影中,无时无刻都表现出的,还有“坚强”。

母亲是坚强的,为完成对婆婆的承诺,为回馈对丈夫的感激,为省视对女儿的亏欠,用一生的担当,独自守望着心中的废墟;

养父是坚强的,支持女儿寻找亲人,默默忍受对女儿的思念与孤独;

儿子是坚强的,以残疾的身躯,始终想着为母亲分忧解难,开创着属于自己的事业;

女儿是坚强的,虽纠结于儿时的“忘不掉”,但始终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始终藏着感恩的心。

……

剧中的“他们”,都是坚强的。

或许,这部电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广告元素的植入等。但是,他能带给我们对人文主义的重新追索、对亲情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经足够了,不应过于吹毛求疵。

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并不是“形式”,颤动的不只是身体,而是灵魂……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者在看完《唐山大地震》之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震颤了作者心灵。记忆、亲情、坚强,无不打动人心。文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富有感染力。

  篇四:《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得知修读中国语文及文化科,学校指定要看几本书,当中包括《唐山大地震》时,第一个闪进脑海的念头是:天啊!不是开玩笑吧,这样一本书,甚麽报告文学,单听名字和体裁已给人闷出鸟来的感觉,怎样看啊!於是,自买书以来,我一眼也没看过它,让它安静的躺在书柜中。直至近几天,老师说要写阅读报告啦,我才抱?一千万个不愿意的心情,把它翻开,心中只想随便看看便算了。但一看之下,惊觉它并不是我所想像中那麽糟。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还有一样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人那极幼稚可笑的爱面子性格。在第五章「政治的一九七六」一节这样记载:震后,世界各国都表示要向灾区伸出援手,但我们那些伟大的爱面子思想,将这种好意拒绝了。以为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他人援助。这是多麽的愚昧啊!救灾根本是全人类的事!结果,五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伟大的爱面子文化,使千千万万条本来有救的生命,埋进黄土地了。

除了愚蠢外,书中亦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像描写人们在灾后大抢劫的那段:一些人在废墟中找值钱的物件,一些人甚至在死人身上抢夺,这完全显示了人类低劣的本性。还有写五室婶的那段,本来灾后大家是相互扶持的,过?共患难的生活,但不久之后,生活较为稳定,社会稍为回复正常后,中国人那自私自利的本性立即显现。一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小社团,便这样瓦解了。又在第四章中,精神病人和盲人在灾后都被冷落,他们的残疾、缺陷,使到他们本来应有的待遇,都因歧视而失去。甚至连原有的东西也被人夺去。

幸好,书中也有记述人性光辉的一面。像在同一章中,一位小伙子得悉盲人、精神病人被分配较少的食物时,立即将那不公平的饭票撕烂,将好的饭菜都拿出来给病者食用。这正好和那些歧视病人的行政高层形成强烈的对比,而那两位一直照料病人的医生,是令人敬佩的。三个人在书中都是小人物,但比起那些所谓所长、部长等大人物有人性得多,难道真的如谚语所云:「仗义每多屠狗辈」?又在第二章中,那几位拚?被水冲去,冒?性命危险都要拉起水闸排洪的勇士,和第三章中提到的那一对新婚夫妇、那个年轻小女孩、那个大婶和那个男矿工,他们坚持活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都漂亮地展示了人性中勇敢,舍己为人和坚强不屈的一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又在第二章曾提及有外国人遇难,中国人并无因民族的成见而不予救援,表现了人类互助互爱的精神。令人觉得可能真的有一天,人类能摒除民族界限,融为一体。

最后,我感到中国人有历史以来实在经历太多劫难了。只希望在未来日子,不会再有同样的灾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亦应从唐山一劫中汲取教训,凭着我们美丽的、光辉的人性去战胜它们。

点评:本文引题自然,引用了《唐山大地震》材料,结合唐山大地震后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了议论,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应再完全倚赖高科技;面子葬送了自己;人性的丑恶,尤其是高层的丑恶,人性的光辉,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光辉。感触良多,结尾提出希望。

  篇五:《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在春节期间一口气看完午间播放的《唐山大地震》二十二集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在春节期间播出,活生生地再现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巨大人间灾难,是不是太扫快乐节日里人们的好兴致呢?其实我觉得这正好提醒人们,无常随时都会来敲你的门。

唐山地震的惨重是四百年的地震史上独有的,仅仅几秒种一座拥有几十万的唐山就变成了废墟。二十几万的生命就在一瞬间死亡,在地震到来之前,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明天的梦想与我们现在又有什么两样呢?地震到来的那个晚上七月二十七日,大剧场里不也在轻歌曼舞吗庆祝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吗?百姓们不也是象我们现在一样在有滋有味地过着今天精心算计着明天的日子吗?岂料仅仅几秒种,一座城就被夷为平地?

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再现了过去灾难,也真实反映了唐山人形形色色而充满生气的生活。用各层人物的代表构建当时唐山社会缩影,市长,普通工人,机关干部,无业者,地痞流氓等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事业爱情和生存状态,如今看来仍是那样真实可触,可是一场地震突如其来,侥幸活下来的人认识到了死亡原来离他们是那么近,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人生愿来是如此的无常。在这场灾难中有的人迷失了自我发国难财,甚至一步又一步走向了犯罪深渊,;有的却在死亡的考验中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爱护他人,人性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失去亲人的人,随缘自然重组一个家。死去儿子的母亲重新有了儿女,失去恋人的人也在相互给予情感伤痛的抚慰!

电视剧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特别是姐妹爱情故事演绎得非常凄美哀惋几乎可以成为爱情绝唱版本,妹妹就在刚结婚的晚上,遭遇到了地震,她与爱人在废墟中被埋了整整七天,他们在死亡的黑暗中相互鼓励,当空气仅够一个人呼吸的时候,男人把生的希望给了他的爱人,咽气死去。姐姐文燕,在地震抢险时因为余震而受重伤,当时被误以为已死,被扔到死尸车上,恋人周海光只有无助而凄切地呐喊。但是在路途中因为雷雨,她醒过来了。当她通过近一年医治回到唐山时,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却与妹妹结婚。妹妹为了把爱人还给姐姐,悄悄与丈夫办了离婚,可是姐姐为了成全人类最祟高的情感----母爱已报名进入儿童村,救助唐山的后代,发誓终生不嫁,远离爱情,在心灵的废墟上浇灌花朵,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走进了SOS儿童村成为一名”妈妈”。当我看到这里时,在灾难中完成了人类伟大精神的升华时,我的泪水象缺堤的江水奔流不止,心灵感受悲喜交加强烈震憾!

爱情只是这部电视背景故事或与地震联系紧密的线索而已,我从中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地震到来之前,自然给予了人们许多的警告,而且也被地震台台长周海光真切捕捉到了,他一直坚持唐山会有大震来到来,可是从北京来的专家因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而持相反的观点,由于周海光坚持要发临震预报而被被有关领导撤职。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一场巨大灾难即将到来而无力挽救更悲观绝望的哩。唐山为某些人的误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座城市的命运竟然就这样被错误地操纵了。由此不禁想到我们地球上所存在核武器,足以把地球炸翻八十次。只要有一个错误的念头出现,那么许多的生命将会惨遭杀害。

写完这篇文章时恰好在电视中看到新闻,菲律宾的一个村庄就在放松警惕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淹埋了,有两百人死亡,一千五人失踪,仅五六十人存活。新闻说,失踪人生存的希望已很渺茫,被深深埋在十米深的泥桨之中,救援也非常无助。人类的种种灾难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能够平安活着,真的要看造化了。佛经中有一个偈子是这样写照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的。非常真切。“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

既然从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死是最终的归宿,那我们就更应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活出每天的价值和意义。

点评: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观看完《唐山大地震》后的感受,唐山大地震,城市被夷为平地,生命瞬间逝去,这些场景在作者的笔下再现,我们无不慨叹:生命如此脆弱,为何不珍惜生命呢?为何不救助他人呢?一切都令我们深思!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发人深思。结尾点题,让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吧!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唐山

本文分享地址:《唐山话题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YMYnwD2zxD1.html

0
0
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