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汇 > 成语故事 > 详情页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投稿:纳兰冰弦 时间:1年前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成语故事拔苗助长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导语:拔苗助长,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下面是作文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拔苗助长

【词目】拔苗助长

【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苗:禾苗;助:帮助长:成长。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揠苗助长”。

【结构】连动式

【感情色彩】贬义词

【同义词】揠苗助长

【押韵词】翠尘珠t、昼思夜想、不赀之赏

【发源地】宋国(今商丘)

【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一篇记载了孟子和他的学生—齐国人公孙丑的一番对话。其中提到了宋国一农夫“拔苗助长”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里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办法,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里,高兴地对儿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子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成语故事

本文分享地址:《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gMInwDzTxz1.html

0
0
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没有匹配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