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作文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第一篇】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古国之一,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玉内在的活力。中国丰富多彩,浩瀚广博的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可以更深的体会到。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到处洋溢充满了民族风情的地方。让我们对家乡一往情深。记得,自己最盼望的春节的到来,每年除夕夜,都会贴春联(汉族),放鞭炮。为了驱邪恶,求吉利还要包饺子,煮饺子。饺子煮的多,必须有余,意在余头。饺子里头包有钱、糖块、枣、豆腐等。吃到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能早起干活、勤劳致富;吃到豆腐,意味着新的一年大富大贵;吃到糖块,就能生活甜蜜;吃到钱,就能发财。当然还有包辣椒面、花椒粉之类的,只是图热闹,无恶意。年夜饭不仅丰盛,而且必须有鱼,可取年年有余(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从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新年新气象,人们奋斗的新希望。节逢端阳倍思亲,又是一个传统佳节,端午要包粽子,门前插柳枝,戴香包等习俗。虽说,端午的娱乐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而被人慢慢遗忘。但遗忘不了的是留在童年的端阳记忆。最让人值得深人了解的是宗教信仰的文化,比如回族的男女服饰,男的要戴着白顶帽到寺里礼拜,女的要戴着盖头,都体现了本民族的人对真主的是至高至大的尊敬。清真寺是礼拜的场所,是告承伊斯兰教教义的圣地。还有黄教圣地塔尔寺,更是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旅游的一大景点。它不仅是一座佛教寺,也是凝聚了佛教文化的精华,成为世人了解藏传佛教的圣地。里面有塔尔寺艺术三绝——田花、壁画、唐卡。
因此,正因为有这些传统的文化奠定了文化大国的基石,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弘扬与继承,而不是渐忘它的流失。朋友们,当你沉浸在情人节的玫瑰花香时,当你操着满口的洋话庆祝“洋节”时,当你们陶醉于“亚当夏娃”的飘逸浪漫时,请关掉轰鸣的音响,坐在阳台前的月光下静静的思考吧!思考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祖国已沉淀了为世人所惊叹的武术文化瑰宝——文字、节日、礼仪、服饰、饮食等文化。它们如同天山上奔腾的清流,如同森林间孕育的珍宝,灿烂夺目,博大精深。我们对盛世中国的成就感到骄傲,但也不应忘记母亲饱经创伤,还应注意因经济利益的驱动,思想光年的异化而导致的文化传统的缺失。我们光明伟大的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创造新时代的征途上,远见卓识的制定了积极有效的文化政策。
在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同时,发出保护性发掘传统文化的号召,以继承文化弘扬传统,我们家乡政府因地制宜,打造“八瓣莲花”品牌。开发群加原始森林公园,道教名山南朔山,昆仑神话之源——凤凰山。上五庄水峡等旅游景点。使家乡的文化传统走出家乡、走向世界。我们应在继承和弘扬民间文化的同时,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来丰厚我们的文化底蕴。留给后人一片文化的净土,留住我们民间文化的根。关注乡土文化、传承地方文明。
【第二篇】
颂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经典,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经典,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亮,或素雅,因为经典,它变得美丽······其实从文字在仓颉手中诞生的那一刻起,经典便注定要以无限的魅力,支撑起一个名族的脊梁。请留心观察,在斑驳岁月的甲骨上,在风尘历史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处处记录着经典的美丽容颜。
汉唐,中华民族五千年里最辉煌的岁月,它遗留下的风韵洒入我们的血液里,像阳光一样,熠熠生辉。唐朝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在所有古代经典中,兴许是我们最熟悉的。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一字一顿地教我们“鹅鹅鹅,曲颈向天歌”,但当时也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诗也有她的美丽与哀愁。唐诗,它记载了中国千年的悲与苦,蕴含了千年来人民的喜与乐,蕴藏了中国千年来的宝贵文化。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尝到的是苦,愉快时品到的是甜,如果你想喝到一杯好茶,得入情入心。每每品唐诗,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在忧中学会思考,在乐中学会享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色已瞑,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清幽明静的自然美,宛若一缕清风,渗入心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绵长;登楼远眺,写出空间的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照应,分外动人。仿佛出现了一幅苍茫广阔的北方原野的图景,图景面前兀立着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悲伤的诗人。
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笔下诗句的感情也会迥然不同,或喜、或悲。而唐诗,也正因此而变得瑰丽多彩。
如果说唐诗是中华经典的根,那么,宋词就是中华经典的枝。
宋词从唐诗发展而来,汲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一直到现在陶冶着人们的性情。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软的文笔,细密的心思,写尽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铃》中的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反之苏轼、辛弃疾的便气魄如虹,高昂之调用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能震撼住人心。宋词,无疑是古代经典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宝石。
文学,当我真正地走近她之后才发现,千百年来,她承载了人们太多太多或喜,或悲,或豪壮,或婉约的情感,使人们心中的话语得以倾诉,更是拉近了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使得人类文明的车轴不停地向前滚动。江水滔滔,荡涤了风花雪月的旧梦;滚滚黄沙,湮没了悲欢离合的故事。然而,文学那其间的悲欢恋情,却如激弦,如幽曲,掩卷犹余音颤袅;文学那之中的奇句妙语,却如泉涌,如露凝,读起仍口角噙香。于是,在缤纷的文学艺苑之中,我爱觅几朵奇葩,去细细品味那亘古的芬芳。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3000字
本文分享地址:《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作文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gNQnwD2z4T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