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汇 > 观后感 > 详情页

广场戏观后感

投稿:阿良 时间:1年前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广场戏观后感》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广场戏观后感》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广场戏观后感作文15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潮剧广场戏又叫做踮脚戏、出街戏,是潮剧的民间游艺形式,广泛流行于潮汕农村,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凤城二月好春光,社鼓逢逢报赛忙”;“打起锣鼓一百三,戏班送戏到门脚”;“望到颈长长,落雨竹笠当,棚脚炒乌豆,脚腿企到酸”——这些潮汕谣谚所描绘的便是潮剧广场戏源于民间、行于民间又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动人情景,而这也正是潮剧广场戏的最显著的特点,因此,毫无疑问,潮剧广场戏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探讨潮剧广场戏与潮 汕民俗的关系,将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广场戏,从而使其取得合法的地位。

  广场戏观后感

昨晚和几位退休的同事到涂门街关帝庙前看戏,感受很深,犹如重回童年时代,不同的是如今的广场戏展现出文都风情,内涵深刻,演艺精彩,内容丰富,特别是场面秩序深受观众称赞。触景生情,笔者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话说上世纪初。据资料记载,泉州最早的戏院名曰“启智戏院”始建于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址在玉犀巷镇雅宫内。后来又先后创建“温陵戏院”、“大众戏院”、“泉州戏院”、“大光明戏院”、“晋光戏院”等,虽名曰“戏院”,实则放映电影。后因设备太差,而且片源缺少,以及人为缘故大部分倒闭,仅大光明戏院(原人民电影院)屡经挫折保留至新中国成立后。

旧社会戏班,基本上不在戏院演出,皆四处被请,流动在露天上演。每年农历的七八月份是泉州市区分角落轮流做普度的日子,还有平时某处做佛诞、庙会或是富户的婚丧喜庆,大多会请戏班来演出。附近何处有戏,观众都会相约结伴带上板凳前往观看。地点比较远的或遇风雨天,一些戏迷也会去捧场。当时的露天戏,给无数观众带来快乐的精神享受。

旧社会的演员被歧视无地位,每到一处有时连居所都没着落,唯住在简陋民房或庙宇祠堂里,夜间皆席地而睡。

当时比较流行的有高甲戏、歌仔戏,提线掌中木偶戏、打城戏、老戏等。偶尔也有外来的大型戏,如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的京剧,如“天声”戏班曾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一度在西街奉贤宫上演《三国演义》多集,历时数天,吸引许多京戏爱好者前去观赏。

过去一些地方剧种上演神话戏、鬼戏常可见,封建色彩比较浓厚,内容艺术比较简单化。最令观众担心的是广场戏时有慌乱局面发生,常因一些流氓地痞捣乱而引发恐慌,观众怕飞来横祸,在戏演至一半往往就散场。当时也流行一些笑话,例如:一些老太太不但爱看戏,而且爱憎分明。一出戏演到最后,老太太若未见斩奸臣就非常郁闷生气,看着看着打瞌睡了,忽然锣鼓一响,老太太被惊醒了,睁眼一看奸臣被斩了就赶忙拍手叫好。正如一句名言所云:“好戏把人唱醉,歹戏把人唱睡”,果真如此。还有个别老太太看戏入了迷,对个别花旦的容颜演技深表赞赏,对花旦产生好感而与之结缘为干母女或朋友的也常有所闻。

戏班之间也有竞争,有时候同一地点安排二台戏进行比赛,称为“对台戏”。发生利益冲突,互相斗殴的也有。那年头有的戏班因世道不景气、萧条,散伙改行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也不少。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号召下,泉州把有数百年历史的梨园戏重新组团。许多传统剧种得到新生,有了创新与传承。诸如历史悠久又是我省五大剧种之一的高甲戏、被称为宗教喜剧的打城戏,以及歌仔戏、梨园戏、提线掌中木偶戏、南音古韵等,经常在戏院及露天戏台与观众见面。深受喜爱与好评,成为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演戏这一专业也受到国家重视,演员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被称为艺人,文艺工作者,有的还成长为戏剧艺术家、剧作家等。

观众是戏剧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爱看戏和热爱戏剧的观众多了,戏剧事业才能永远复存不断发展,如今的广场戏不但老年人爱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颇受吸引。它将伴随着不断接续、保存、发展、传承的戏剧事业而永放光彩。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观后感

本文分享地址:《广场戏观后感作文15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OEMInwD0Tzz1.html

0
0
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