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汇 > 写作基础 > 详情页

病句的类型及辨析

投稿:万烺 时间:1年前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病句的类型及辨析》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病句的类型及辨析》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病句的类型及辨析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病句也是语文考试中爱考察的内容。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病句的类型及辨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位置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顺序一般可按照以下顺序排列:

① 表示所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谁的)

② ②指示代词、数量短语,(表示多少)

动词及动词短语,(表示怎样的)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

表示性质的名词及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她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顺序是:她是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女(名词)教练。

2、多项状语的次序不当。复杂状语地排列顺序大致是:

①表示时间的名词或介词短语

②表示处所的名词或介词短语

③表示范围否定等的副词

④表示情态的形容词

⑤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顺序是: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附加语的次序不符合一般习惯

例如: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许多”应移到“附近的”后面)

4、没有认清某一附加语的隶属关系,因而弄成张冠李戴了。

例如: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5、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后;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后。虚词的位置不当。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例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在“如果”之后)

例如: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6、复句内分句次序混乱层次不清

例如:胡庄第一年晚稻改种早稻,就获得了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供应粮了。(不但……而且表示的递进关系,应是首先不吃国家的供应粮了 ,然后才能向国家交售六万斤大米。)

7、句子里的数量词表示不妥

例如: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毛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主要分为: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怎么能“浮现”呢?应把“品质”改为“形象”)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第二课堂的活动推动了同学们积极自学的热情。(“热情”不能“推动”,应把“热情”改为“积极性”,或把“推动”改为“激发”)

3、主语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世界”怎么会是“过程”呢?应在“世界”后面加上一个词语如“的发展”)

4、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同有关的成分不搭配

例如: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显然“乌云”是不能“倾泻”的)

5、定语、状语、补语同中心词不搭配

例如:①在通往机场的道路上,已经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不能受定语“数万名”修饰,应把“人群”改为“群众”

②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状语“稍微”与中心词“深思”矛盾,应把“深思”改为“动动脑筋”)

③司马文化的立场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补语“丰满”应改为“丰富”)

6、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另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有两种改法:①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②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7、肯定与否定不搭配

例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原意应是“谁都想象的出”)

8、总提与分承前后不搭配。总提分承是指同一个句子中,前边提起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后边分别加以说明或补充时,必须按照开头的排列顺序,不能颠三倒四,前后相悖。

例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应是“理论上”做“深刻的说明”,“政策上”做“详细的规定”)

三、句子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对大家的启发”的主语是什么?显然应该是“这次讲课”,加了“对于”以后,造成缺主语,应去掉“对

于”)

2、缺谓语:

例如: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

例如: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推广”的不是“喂猪”而应是“经验”,原句缺宾语。

4、缺必要的定语

例如: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付出了劳动就可以取得“优异成绩吗?显然不对,应是付出艰辛的劳动,缺定语“艰辛”)

5、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用机电和农作物栽培等课程。(是三个班每班开三门课,还是三个班共开三门课不清楚,少状语,应在“开设”前面加状语“分别”或“共”)

四、句子成分赘余或重复

1、堆砌

例如:要考虑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事业。(“环境”应删去。

2、重复

例如: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不知不觉就走了三里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4、应删去“的”字

例如: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了,而是“下跌”稳定了。)

五、句子结构混乱杂揉

1、举棋不定,把一种格式的前一部分同另一种格式的后—部分混杂在一起,不伦不类

例如: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把“关键在于人生观”和“人生观起决定作用”两个句子混在一起)

2、藕断丝连,一句话结构已经完整,却应把这句话作为后一句话的起头,这样就出现了不恰当的合并。

例如: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起,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又去说另一句,造成前后脱节。

例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就怎么样?不接着说下去,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

4、反客为主,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不清。

例如: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

5、结构含混

例如: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作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作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就应改作“近几年来曾提倡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如:从事业发展的角度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专门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该是“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4、主客倒置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5、不合事理

例如:天上皓月当空,地上灯火辉煌,千家万户都沉浸在除夕之夜的欢乐之中。(“除夕之夜”哪来的“皓月”呢?)

七、语句歧义

句子总是用在特定的语境里,一般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意思。如果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该句的语言表达就不清楚明白,难以让人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使听者读者误解,这是一种语病,这种语病称为歧义。歧义句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 一).某个词语在句子里同别的哪些词语发生关系不明确,因而造成歧义,它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种情况:

1.数量词语的位置摆的不对,它同后面两个名词都有偏正关系造成歧义:

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三个报社”还是“三个记者”?)

消除歧义方法:①调换顺序,把“三个”调到“记者”前面;

②改数量词,把“三个”改成“三位”或“三家”

2.同联合短语发生关系的词,有的只同联合短语中的一部分词发生关系,有的同整个联合短语发生关系,如果不明确就要产生歧义。

北京和天津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下雨的地方是北京全部和天津的一部分,还是北京的一部分和天津的一部分?)

消除歧义的方法: ①调换顺序,把“北京”调到“天津的部分地区”之后,

②明确范围,在“北京”之后加“的部分地区”

3、一个短语既可以是动宾短语,又可以看成偏正短语该短语有歧义

学习文件 (这个短语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看成偏正短语)

消除歧义的方法:在该短语的前面加一个数量词“一份”或在“文件”前加“一次”

4、词语与词语的承接关系不明

那个刚来不久的人谁都瞧不起。

(“刚来不久的人”瞧不起别人,还是别人瞧不起“刚来不久的人”)

消除歧义的方法:①调换语序,谁都瞧不起那个刚来不久的人。

② 那个刚来不久的人瞧不起任何人。

(二)不该省略的成分省略了,致使句子产生歧义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的是李大伯,还是孩子们?)

消除歧义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在“一来到”的前面加上“孩子们”

(三)有些句子,在结构上停顿的位置不同,句子的结构就不一样,也要产生歧义。

咱们的教育经费部分自给。(是教育经费全部自给,还是部分自给?)

消除歧义的方法:①加标点,在“经费”后加逗号。

②在停顿之后再加限制词“全部”

(四)有些动词,如“通知、培养、关心、请、约、要、骂”等词语可以用同一个名词性的词语作它的主语或宾语,当它们在句子中出现时,可能产生歧义。

通知的人还没回来。(谁没回来?去通知的人,还是被通知的人?)

消除歧义的方法:在“通知”前 加上一个名词或代词,或在“通知后加上一个名词或代词。

(五)多义词或多义短语使用不当,也要产生歧义。汉语里的实词甚至虚词有不少是多义的,运用时应注意语境的限制,如果不留心制约,就会造成误解。

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报销是一个多义短语,是报告上级核销,还是灯泡用坏作废?)

消除歧义的方法 :在“报销”前加限制词语“到财务处”或“用坏”

(六)读音不同而造成歧义。现代汉语有许多字是多音字,在一个语言环境中,如果读音不明确,就会造成歧义,

甲方还欠款四千万。(“还”是多音多义字,可读“ hai ” 和 “huan”两个读音,音不同,义就不同,这就使得该句产生歧义:有四千万没还,还是已还了四千万?)

消除歧义的方法:明确语境,①在“还”后面加“乙方”,②在“欠”后加“乙方”

(七)施动关系与受动关系不明确也会产生歧义。

我去开刀。 (“我”是“开刀”这一动作的承受者,还是发出者?)

消除歧义的方法:明确动作的施动与受动关系,在“开刀”前加“给病人”或“接受”。

(八)轻重音不同而造成歧义

他一天就写了三封信。(“就”重读,言其少;“一天”重读言其多。)

消除歧义的方法:补充语境,①他一天就写了三封信,真多。 ②他一天就写了三封信,真少。

辨析病句的方法:

一、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做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二、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有毛病,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三、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是按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四、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 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恰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恰当。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写作基础

本文分享地址:《病句的类型及辨析》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OcMknwD2D2j1.html

0
0
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没有匹配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