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分析:“心要在焉”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分析:“心要在焉”》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分析:“心要在焉”》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分析:“心要在焉”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近几年广东高考(微博)作文题根据写作内容或写作范围提供的条件来划分,有三类:
一是直接给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二是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三是由“导语/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
2012年深一模作文命题为第二类: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后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跟以往十年的深一模命题有不同:
1、不再采用过去“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的命题模式;
2、限定了写作文体:议论文。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读懂“导语/材料”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在引出标题和话题之前,肯定有一个导语或者有一个材料,所以,第一步是读懂“导语/材料”,准确理解“导语/材料”的表层意思。
要特别注意,理解这类作文题的“导语/材料”必须准确、客观,千万不能离开“标题/话题”任意主观发挥。
2.提炼“导语/材料”的关键词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型审题的关键是能否抓住关键词。
写作这种题型的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认真审读“导语/材料”的基础上准确筛选出关键词。
所以,面对这类作文题,必须首先抓住“导语/材料”核心意思,提炼出关键词。
3.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
从考场作文反映的问题看,低分作文很多是因为考生不能揭开“导语/材料”和“标题/话题”表面隐喻,透视出所给“导语/材料”和“标题/话题”的寓意,造成偏题跑题,结果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所以,“标题/话题”词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关键,审题必须抓出关键词,立意必须扣紧关键词。
只有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才能抓住核心意思,进而提炼出准确的立意。
【给出了“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抓住“标题/话题”的关键词
如果只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不带定语、状语的词语做标题,则这个标题就是关键词。
如果给出的“标题/话题”是一个有关系题意的题型,则要特别注意。首先要确定哪几个词是关键词。能否准确确定关键词是切不切题的关键。
如果是并列式短语的“标题/话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讲清二者的关系。
如果是偏正式短语的话题,中心是“正”词,“偏”往往是修饰或限制,所以“正”词就是关键词。
如果是主谓式短语的话题,中心在“谓”的部分,谓语就是关键词。
如果是动宾式短语的话题,重心在“动”的部分。
2、确定“标题/话题”关键词重点词意
给出的“标题/话题”的关键词肯定是写作的核心、“题眼”的关键,是作文必须反映的具体内容的重点,必须紧紧抓住。
对短语式句子的“标题/话题”,首先要理清“标题/话题”中有几句话,分辨清楚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从中找关键词,而且至少找出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关键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关键词的重点词意。
【“心要在焉”的含义】
主谓句子式:心要在焉
一、字面含义:心思应该集中在某处。
1、心:心思,思想。
2、要:必须、应该。
3、在:聚焦在、定位在、集中在。
4、焉:这里。
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潜心贯注、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二、生活层面的含义
1、心无旁骛,与书中人物交感融汇的读书境界。
2、在其位,尽其责,敬其业,爱其民的为官境界。
3、左思写《三都赋》,曹雪芹写《红楼梦》般闭门谢客,十年苦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境界。
4、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穷经,废寝忘食的研究境界。
5、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的人生境界。
三、哲学层面的含义
1、是儒家强调的“诚意正心”: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
2、是佛家强调的“初学者心态”。
3、是道家庄子所强调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4、是宋·程颢、程颐强调的“君子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见《二程全书·畅潜道录》)
5、类乎宋·张载的“心不正焉,虽学无成”。(见《经学理窟·义理》)
6、类乎西哲尼采所言“始终全神专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
四、美学层面的含义
“呆气”之美;(详见邹韬奋《呆气》)
执着之美;
痴迷之美;(“心在焉”的极致)
……
五、“心在焉”相反的概念——心不在焉
字面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相关成语:漫不经心、魂不守舍、心猿意马、三心二意、心神不属、无所用心、心神不定、心神恍惚、六神无主。
人生状态:干一行,怨一行,毁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无所指,得过且过。
……
【为什么要诠释概念(关键词)】
1、对多义性的概念,比喻性的概念,抽象性概念进行合理的诠释,可以明确论域,使切入点更小,说理更深入。如2011年广东高考题“回到原点”中的“原点”就需要诠释。
2、诠释概念,推敲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思考的重点。大部分考场作文泛泛而谈,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方面没有下功夫,缺乏独立思考或根本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因而,写出的作文没有思考的含金量。
【议论文常用展开式】
一、展开方式(之一):“是什么”
二、展开方式(之二):“为什么”
——为什么强调“心在焉”
1、从个人层面思考:
“心在焉”是成功之道,拓展角度很多——
①“心在焉”读书能融会贯通。
②“心在焉”为官能政通人和。
③“心在焉”治学能独树一帜。
④“心在焉”经商能财源滚滚。
⑤“心在焉”从艺能成为名角。
……
【典型事例】
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
郦道元写《水经注》;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曹雪芹写《红楼梦》;马克思在德国的一个图书馆,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写出了巨著《资本论》;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专注于数学;著名画家黄永玉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作画;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童话大王郑渊洁痴迷于童话创作……
大凡学有所成,业有所精者,都是“心在焉”者,都可以找到相关切入点:牛顿,爱迪生,宋濂,敦煌守护者常书鸿,季羡林,王守仁创“心学”,童第周,钱穆,杨绛,川端康成,周杰伦,无臂钢琴王子刘伟,钱学森,王羲之,乔布斯,林书豪,李叔同,六祖慧能,歌德……
【名家名言】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心不存,虽读万卷书,亦何所用。(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海瑞)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从集体、国家层面思考
“心在焉”则企业兴,国力强。如,沃尔玛,海尔;如,张裕让自己的葡萄酒遍布全球。张裕在一个世纪前就设想,酿造中国人的葡萄酒。于是,百年专注酿造,酒在遍布全球。世界品味到了中国的干红;如,二战后的日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等等……
3、从反向思考:为什么我们“心不在焉”
①现象。“心在焉”我们做到了吗?观今之天下,在围墙高院内的学生们,有多少专注于课堂学业?高楼大厦里,又有多少人全心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事业?那些吃着国家的饭,打着政府的旗号的官员,又有多少专注于自己的职业?……
②原因。内因:缺乏人生目标,缺乏信仰,责任感丧失,欲望太多等等。
外因:浮躁、喧嚣的社会风气,追名逐利大行其道的世风,商业社会的多种诱惑等等。
③危害。个人:德不立,业不精,事难成。
集体和国家:走向衰败。
④实质。“心不在焉”——“心”已迷失方向,找不到归家的路。不知道“我是谁”。
三、展开方式(之三):“怎么做”
——怎样做到“心在焉”:多一点比较意识
“怎么做”出彩的方法就是比较。在比较中遴选、辨别哪一种是正确的做法。
智者、庸者、愚者的思考、行为、结果比较。
古人与今人比较。
中外比较。
同时代不同人生境界的比较。
身边人与事的比较。
……
四、展开方式(之四):“我怎样”
——在“我怎样”这一角度用力:高分作文的秘诀之一
拿到考题后先问自己——
为什么命卷人会让我来写这道作文题?
我有怎样的思考、感悟、体验?
我、我们、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与这道题有何关联?
我的见解有没有独特之处?我这种思考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
五、展开方式(之五):“辩证思考”
“心在焉”境界高下之辨——
第一境界:专注执着于“不良嗜好”,境界低下。嗜酒如命,嗜赌成性之类。
第二境界:专注执着于经营个人的“小天地”,过于看重一己之私利与成名成家,国事天下事概不关心。
第三境界:专注执着之事旨在为民族,为他人谋永福,有大胸襟,有大爱。
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是否“心在焉”要求不同:少年,中年,老年……
“心在焉”目标正误之辨:目标正,可敬可赞;目标误,缘木求鱼。
“心在焉”的另一种表现:偏执狂;方向错误;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清平小屋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分享地址:《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分析:“心要在焉”》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IMEnwDxDxD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及图片素材源于用户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