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汇 > 观后感 > 详情页

观音山观后感

投稿:琴九九 时间:1年前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观音山观后感》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观音山观后感》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观音山观后感作文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
 《观音山》观后感:开往未知目的地的火车

耳畔仿佛还回荡着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在世外与现实之间回荡,然后飘远,直至消散。这是在电影结束后,一片缄默中,依旧在脑海中闪烁的东西,久久不能散去……

也许,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迷惘的时代,穿梭在这个时代中的人们的眼中或多或少都可以捕捉到一些茫然的色彩。三个高考落榜四处打工的年轻人遇上了中年丧子的中年女子,冲突、碰撞、磨合、然后归于和谐。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辛酸苦楚,人生百味让他们迷失在生命的驿站,而这一站的名字叫做:观音山。一个让人仰望,又心怀敬意的名字。

三个年轻人,南风、丁波、肥皂是偌大的城市中很不起眼的三个小人物。似无数的蚁族一样,为了生存,艰辛的穿梭在车水马龙、霓虹浮华之中。没有过去,没有明天,有的只是深深地颓迷在今天。他们肆无忌惮地骑着摩托车在马路上呐喊,没心没肺地大笑,眼中满是轻颓的神色。不是他们心中充满着无畏,他们略带颓废的笑容里折射出的是深深欠缺的安全感。生活逼迫着他们前行,他们就只能前行,别无选择。沉浸在今天,只是因为没有勇气面对明天。看着他们放肆不羁的言行,流里流气的模样,心中却无法横生出一种厌恶,有的只是一种涩涩的心酸与怜悯。他们代表的正是当代中国许许多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年轻人,除了年轻,他们一无所有。内心的自卑就扩大为脸上夸张的乐观。

电影中的好多镜头都停留在这样的画面上:南风、丁波、肥皂三个年轻人行走在铁轨上,坐在呼啸而过的火车上端,任劲风吹乱头发,迷离双眼,他们大声的呐喊,响彻在青山深涧中,淹没在烈烈劲风里。那一刻,他们应该忘怀了一切,房子、工作、生计、家庭……仿佛都不复存在了,包括自己。他们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快感,没有目的地,只有向前奔驰,奔驰……每次看到这,心中总是充满着向往,人总该为自己疯狂一次。生活需要平衡点,压抑迷惘久了是需要发泄的,这便是他们的发泄,算得上是一种流浪了吧。可是,隐隐的,我觉得,其实没有人愿意永远的流浪,流浪只是一种无奈的倔强。流浪……与其说是流浪,不如说是寻找心中的归途,归途太美,美得魂牵梦绕;可现实太真,真得总想逃避。亦真亦幻间,流浪就开始了。看似破碎的画面,折射出的是年青一代的压抑与迷惘。开往未知地的火车,有的是刺激的快感,缺乏的是踏实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电影的另外一条线索是通过常姨展开的。常姨,一个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中年女子。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儿子,生活仿佛把她高高举起,然后猛然坠落,人生百味就在短短的几年里让她尝遍。电影通过常姨以及汶川地震等时代大事件再次引出了那个永恒的哲学话题:生与死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是没有结果的,也是没有止境的。同样,电影对于生与死的问题也没有给出一个特定的答案。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通过思考,也应该能够脱离悲观的心态与对死亡的恐惧。虽然最后常姨选择了死亡,但与第一次的自杀时的悲痛不同,这一次她是含笑的。

他们走到了一起,带着同样的迷惘与无助,用最后一点赤诚温暖着彼此。在当代的中国,是缺乏信仰的。信仰的空白也就造成了内心的空缺与不安。所以,当三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女子看到观音庙时,可以说内心找到了一个依附点,莫名的踏实感就油然而生。从心而生的敬意与年岁和学历都无关,而是人性的自然流露。重建观音庙的过程,其实就是重建内心信仰的过程,弥补了内心的空白,重拾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力量。这端是深山幽涧,茂林修竹;那端是灯火霓虹,市井嘈杂,连接这一切的就是那疾驰而过的火车。突然觉得,这就有点像古时无数文人的入世与出世的味道一样,在儒道中徘徊。在“儒”中学会生存,在“道”中寻找力量,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儒道之间的平衡点。观音山,修行,在凡人眼中,也许是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也无须悟出什么,能找到一个心灵的依附点就够了,因为火车即便是穿越深山幽涧,目的地却总归是现实的某个角落。

我觉得,这部影片可以定义为现实性的文艺片,在当代的各种影视作品中应该算得上比较成功的一部。它的成功就在于,导演完全将这部影片定位为文艺片,然后在电影中去思考,去抒发,去追求,去感悟,更多的是一种纯净的艺术。而不像当代的很多影片,总是掺杂着太多的商业成分,在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纠结,然后变了质。我觉得,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现在的悲哀就在于,想追求商业利润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偏偏又打着“文艺”的旗号。他们的作品已经不能严格的定义为艺术品了,而更像是一种商品,而且是一种很畸形的商品。当艺术沾染上了铜臭,注定是要变质的。想要追逐商业利润,那就大大方方地去拍商业片,想要追求艺术,那就专心致志地去拍文艺片,不要总搞出个“四不像”。观众不是白痴,心里清楚的很。怎么拍是导演的事,买不买账就是观众的事了。

有人说,《观音山》就是旧的信仰的崩塌与新的信仰的重建。可以这么理解吧。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观音山,让我们去寻找,去膜拜,然后渐渐开始相信,孤独不是永远……

  《观音山》观后感:什么样的人生

静静地想想,人生有多少悲剧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信仰、亲情、友情、爱情,本来的面目就是无情,哪来的完满?

什么样的未来才是真的?人生无常,永远不要去问别人,为什么你是这样,而我是那样。不要问别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这如同向世人发问,为什么会有明天,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在未知面前,没有圣人。

匆匆过往,我似乎又一直在找那个答案,认为那样可以一劳永逸地为未来护航,可是谁又是谁的答案?我没有答案,像只没有眼的鱼,只知道游啊游,不曾想身边的也都只是鱼罢了,而他们又或许跟我一样是瞎子。

看完《观音山》,只记住了影片两句话:“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三个孤独的人遇见一个孤独的人,就有了温暖,一个loser遇见一些loser,就不只有绝望。“其实都不容易,这么大的城市,我们算什么呀?”,这说的不就是你,我,他嘛。还记住了爬火车兜风,青春、唯美、放松、贪恋。

“身边生活不如意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痛苦,但又都必须生活下去。”导演李玉谈这片的创作动机时说。这片,说不出哪好,也说不出哪不好,但就是让我想看下去。灰色、压抑、绝望、孤独、温暖中,我依稀看到点东西:丢什么都不能丢了希望;要活就好好活下去。

  观《观音山》有感:纪念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青春是所有人都向往的美好事物,它总是那么短暂,在我们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便悄然逝去;它又总是那么热情奔放,彰显极强的生命力,让人向往。青春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懵懂、疑惑、叛逆……这一切都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因此我们总是很难给我们逝去的青春找个合适的位置去安放。

《观音山》就是这样一部讲述青春与梦想、寻找爱与得到爱、狂野与激情的电影。该片讲述3个高考落榜的青年对生活的认识、感悟,以及对现实和理想的探寻。他们靠在酒吧打工赚来的微薄收入,维系着自己的生活。像汪峰《春天里》描述的一样,他们一无所有,但却快乐着。对他们来说混沌的生活却是一种不错的生活状态,起码那样不会觉得一天太漫长。泡吧、酗酒、打架……这些看似不羁的行为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这一切来自他们那颗看似成熟却又青涩的心。

片中3个个性鲜明的青年,租住在刚刚丧子悲痛欲绝的中年妇女常姐家中,由于常姐情绪的不稳定,起初双方产生了一些小摩擦,后来她经受不住丧子的打击选择轻生,却获得3个孩子的相救,从此在3个叛逆却善良的孩子的帮助下常姐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观后感

本文分享地址:《观音山观后感作文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IMQnwD0jxj1.html

0
0
阅读全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